佛弟子文库

如何走出情痴

2013/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走出情痴

活在世间,情对于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真挚的亲情、友情及爱情确实可以成为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值得世人珍惜的。然而,情对于人来讲又是一柄两刃剑,俗话说:“自古多情空余恨”,其实大多数世人也明白剑可伤人情也能伤人的道理。只是人活在世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再加上要经受生活中的许多苦难,如果不在感情中麻醉一下自己,人生中就再也难以找到任何生活的乐趣。因此,即使在感情上受过许多挫折的人,也仍然无法走出情痴。对于不修炼的人来讲,活着的意义就是执著的追求物资利益并且泡在情中享受各种酸甜苦辣的的感觉。

人的情可以分为许多种:对父母子女的关爱称为亲情;夫妻及情人之间的爱慕称为爱情;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照称为友情;对故乡的留恋可以称为乡情等等。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情,都可以称其为私情。因为重情的人比较容易丧失理智,他(她)是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的。法院中的法官人情太重就不可能公正的判案;有权势的官员如果人情太重就会以权谋私。

人在所谓的现实生活中看不透情的本质,在感情上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难受,失去了就非常痛苦,许多人一生为情所累所困,在情的是是非非中纠缠不清,痴情者甚至殉情自杀。但是,很少有人认真的考虑过情的本质是什么,因此造成许多人在感情方面拿不起来也放不下。

世人都非常重情,但是情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世人看不透也不想看透情的本质,山盟海誓的最终结果是劳燕分飞,痴心热恋的最后结局是被无情的抛弃。

我曾见过一个遭遇了交通事故的男子,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没有嫌弃他并且悉心的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当时他感激的痛哭流涕,发誓将来作牛作马也要报答妻子的恩情。然而也就是这个男子,伤好之后仅仅过了一年而已,因为移情别恋马上强逼他的糟糠之妻与他离婚了。当然人世间也有许多痴情相守、相爱一生的美好的结局,只是在生死富贵等严峻的考验面前,人的感情往往是很脆弱的。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返本归真。人如果不修炼就被情所迷,永远也不可能摆脱情的困扰。走出情痴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修去人情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觉者的慈悲。慈悲的内涵就是善待天下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不仅仅是善待与自己有情的人。慈悲的具体表现则是以德报怨而不以恶制恶,以善心感化世人而不计较世人干过的错事和坏事。

因此,与世人的情相比,慈悲是公正无私的,它是远远超越各种情感之上的更高尚的思想状态,只有走出情痴的觉者才具有慈悲心。例如,释迦牟尼佛与耶稣下世度人,他们公正的善待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不仅救度了自己在世间的亲人,也救度了许多做过大坏事而有心悔过的人及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慈悲就是博爱,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谈爱情婚姻

(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

宝箧

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佛教词典】教判

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

【佛教词典】俱舍三家

指玄奘门下之普光、法宝、神泰而言。玄奘新译俱舍论,...

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

圣严法师:远离两面人

所谓的两面人,就是在别人面前是一种样子,在背后又是...

什么是参话头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星云大师: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一九四九年,我初到台湾,当时海峡两岸战云密布,人心...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