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也没有儿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情。其实无论是人与人,或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一定都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就不能算是个人了。

佛教称众生为「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指「有感情」。感情可以分成家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等。出家人一样有父母、有朋友,所以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之外,也同样有亲情和友情。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持续地照顾我的亲人,我也告诉我的弟子们,即使出了家,对自己的父母还是要照顾,如果是出家前自己生的孩子,出家之后也还是要常常关心他。这虽然也是一种感情的表现,但经过净化之后,已经是一种非常清净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慈悲」。慈悲融合了感情的成分在内,可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面对感情时,还可以分为「俗情」与「道情」。俗情指的是在红尘俗世中,人与人之间纠缠不清、彼此牵绊的感情;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与修道人之间的感情,出家人将友谊进一步升华为道情,是彼此互相照顾关怀,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该怎么关怀就怎么关怀,而不会剪不断、理还乱。法鼓山目前所提倡的大关怀教育,就是运用关怀来达成教育的目的,同时再以教育来帮助大家成长,以提升从事关怀工作的能力及工作品质,而这种关怀就是道情。

一般人多半还是在俗情的泥淖里打滚,所以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我们将感情升华,从「有情」变成「觉有情」。所谓「觉有情」就是菩萨,菩萨的梵文是「菩提萨埵」,「菩提」有觉悟、觉醒的意思,而「萨埵」的意思就是情,指的是有情众生。所以,菩萨就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众生」,而且不仅自己觉悟,同时还能帮助其他有情众生从烦恼、痛苦、纠缠不清的苦海之中觉醒过来。

佛陀本身也有情感,只是佛陀的情感是慈悲,这是关爱一切众生的无限情感。这一切众生当中,当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儿女、配偶、父母以及朋友。慈悲之人虽然没有特定的对象,但一定会有亲疏、远近、先后之别,先接近的人就是与他有缘的人。

佛陀开悟以后,首先想到要度化的就是帮助他最多、协助他修道的五个随从,于是就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示佛法的基本道理「四圣谛」。接着再度的是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此时她已经生上忉利天,所以佛陀就到天上为母亲说法。最后,他还要度他俗家的父亲、太太、姨母、孩子,因此佛陀又利用探亲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用正法来帮助他们。

所以,由佛陀的例子就可看出,无论是出家人或是佛菩萨们,不但都有感情生活,而且才是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婚姻就是一场骗局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

婆罗门寻子记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对于这位独生子,婆...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星云大师《为放下情执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可曾听到一个卑微的声音, 向您发...

夫妻间的10大陋习让婚姻崩溃

陋习一:夫妻谁赚钱谁就当家。 谁有钱谁就有说话权,谁...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实话实说比吹嘘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佛教词典】萨阇罗娑

(物名)Sarjarasa,又作萨折罗娑。译曰白胶香。见名义...

【佛教词典】百二十八使

(名数)大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孟庭苇的保养秘方:坚持吃素

2012年10月31日,孟庭苇携新专辑《太阳出来了》在北京...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