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岁的沙弥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扩大,阻断皇宫对外的交通,并派遣使者到寺院,祈请圣僧慈悲祝祷疾病早日消除、天下太平。于是,僧团派了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八岁妙颜沙弥到皇宫,为他们开示佛法。

妙颜沙弥以神足通飞至皇宫,夫人及宫女们见到年幼的妙颜沙弥都非常欢喜。礼拜问讯后,夫人心生怜惜,伸手欲拥抱妙颜沙弥,妙颜随即制止,夫人问:‘法师你年纪这么小,就像我的孩子一般,对你关爱疼惜又有什么过失?’妙颜沙弥回答:‘情爱的贪着是很微细的,如同栗子般大小的火苗,能燃烧万里的原野,指头般细小的水流,能穿透坚固的石头,都是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有智慧的人懂得远离讥嫌、躲避怀疑,防患未然。’

妙颜沙弥义正严词的声音传到了正殿,阿育王问身旁的大臣是谁在讲话,才知妙颜沙弥已抵达宫中。于是,阿育王前往礼拜圣者后,询问两人为了何事争执?妙颜沙弥于是将事情原委解说一遍。阿育王不解地问:‘夫人这么做有何不妥,为何要严词拒绝呢?’妙颜沙弥回答:‘佛陀制定戒律的目的,是为了使弟子不违犯规范,在弊病未发生前,即小心谨慎地预防。如同世间的规矩:女孩子七岁以后,不可在父亲的书桌上嬉戏,男孩子八岁以后,不能坐在母亲的床上;或者在结实累累的果树下,不可以整理头冠,在瓜田中,不可以弯下腰来绑鞋带,这些都是为了远离讥嫌,防止弊病的产生与扩大。’

妙颜沙弥接着说:‘我已漏尽烦恼,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晶莹剔透的琉璃,虽然夫人疼爱我的情感,如同母亲对儿子般的爱护,但对未除三毒的凡夫来说,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说,这样的行径绝对不行。’阿育王和夫人听了妙颜的开示后,相当惊讶,年仅八岁的妙颜沙弥,心念竟能如此微细。

接着,妙颜沙弥慈悲地为大众开演微妙胜法,国王、夫人、宫女及大臣等五百余人皆对佛法生大信心,信守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经律异相.卷三十》

省思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情欲的染污是很微细的,为了舍离欲爱的根本烦恼,修行人须在起心动念处觉察烦恼、转化烦恼,才能转凡成圣。过去,佛陀和俗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虽情同母子,仍拒绝接受其所供养的精致袈裟,不外乎是要告诫弟子,防微杜渐,在错误未发生前,即能小心谨慎地防范。佛菩萨的心思是细中之细,凡夫的心是粗中之粗,唯有仰仗佛法的智慧引导,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臻光明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跟牛相比谁更清净

师父,我觉得内心比以前更清净了。 哦? 因为我坚持吃...

【佛教词典】昏鼓

(物名)夕刻所打之鼓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鼓早晚平...

【佛教词典】净除罪盖娱乐佛法经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又作五苦章句经、五苦经、五...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说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

你的债都还了吗

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净土宗人对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师他把这个信愿讲出什么条件。他说:净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