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受难去救是无畏施,还是离不开六尘。不论是行财、法、无畏施,都离不开六尘的境界。那么要如何能够远离六尘而行布施?离了六尘又如何而能行布施? 烦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中台禅寺答:布施是一种善法,行善法能断烦恼,能增长功德、福报。但是更进一步,我们还要了解,福报功德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做了善法还要不执着善法,这样知道善法也是空性,也就是‘不住相布施’,才是真正永恒不灭的功德。

如何是‘不住相布施’呢?就是要达到‘三轮体空’,不执着‘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了达这三者都是空性,就是‘不住’。第一没有能施的人,人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及受、想、行、识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在布施。第二 同样的也没有一个真正在接受布施的人。第三,没有所布施的东西,因为布施的东西,不外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些也都是四大等因缘和合而成,都是幻化不实,了不可得,没有永恒不变的实性。所以布施不要住在这三者上面,住在这三者上面就是执着。

不住,不是用‘身不住’,而是用‘心不住’;心了达六尘都是空性就是不住,众生不知道六尘都是空性,所以在住在六尘上执着造业,而菩萨知道六尘都是幻化不实的,因此反过来运用六尘行布施,来广度众生,用六尘来接引不同的人来修行学佛,但是心不会住在六尘的境界上。

所以并非以身来远离六尘,离了六尘、离了众生就无法布施了,但是也不能执着六尘,行善之后,心当中了无挂碍,才是真正的不住。 所以行布施时,能知道诸法都是空性,‘修一善法不执着一切善法’,非身不住,而是心不住,这就是真正的不住。

末祝愿您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广修布施,不住一法而成就无上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宣化上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

问: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长,变成反面就不妙了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 这里提到古书的《韩...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众生的内心是昏昧闇钝,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

【佛教词典】利养缚

(术语)二种缚之一。利养缚身,使不得自在也。行事钞...

【佛教词典】二涅槃

(名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

戒酒不难,有没有下决心而已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孩子学习差怎么办

问: 我们家孩子10岁了,上2年级,现在在学校简单的加...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

今年元旦,高雄有人打电话给一位佛教徒,那位佛教徒拿...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佛门里的养生妙方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