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2013/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夺利。“勤劳者”争得多,“懒惰者”争得少。争得多、争得少,全都活不好,因为争而失去了方寸。失方寸者,日日打转日日忧。

末学自幼赋性悍烈,利欲熏心,争功取利。有朝闻得佛法,才恍然:原来身挑百千担重,皆是来时路,自己一个石子、一个石子地往肩上放,悲哉!不禁莞尔往昔愚痴。如今虽知佛法,仰望经典之堂奥,却已为人妻、人母。只能巴望傻楞,后悔莫及。但也真信因果,深知面对有情生灵,皆应以慈悲心怀,如亲以待。

“慈为善本”,佛之弟子,应有爱己之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人物一体的悲愿。于此,野人献曝,提供二则自身体验,供养诸众!

一者:约在七年前,某日夜里,家中浴室突现一条硕大黑亮的蜈蚣。蜈蚣身怀剧毒,若遭咬噬,将危及生命。当时,末学小儿子刚学会走路,跌跌爬爬,若不慎触及,后果堪忧。眼盯蜈蚣,口念佛号,心中惦念有何方法不用杀害,毫发无伤地将其带出?又恐其逃离视线,四处窜躲。

正当踌躇犹豫之际,不自觉地对它说起话来,希望它能会意:“你的毒我们都很害怕,你进入家中,令人不安。我不愿伤害你,更不愿家人伤害你,请你爬上长刷子,我带你出去。”口中仍续念“南无阿弥陀佛”,见那蜈蚣竟不迟疑,爬上长刷,静止不动,令人惊讶。见状,便疾步谨慎,拖它带出门外,沿路佛号不息,小心翼翼,将之放生。

二者:某日午后,适逢亲友来访,带着两个活泼好动、童稚可爱的幼儿。当时,店虽已开幕年余,但亲友送来的祝贺盆景,依然林立,恰有只蝗虫误飞入店,伫立在盆景上。在都会中,能见蝗虫已属不易,何况体型肥长壮大者,更是少见。初见如此雄大气赳之蝗虫,让吾等一干见识浅薄的化外之民大开眼界,新奇万分。正当众人雀跃观赏之余,童心未泯的幼童,竟无知地拿起清洁剂喷洒向它,甚至手拿利器,企图玩弄伤害。末学恻隐,见状急切阻止,善巧引开孩童,劝其勿伤害物命。

须臾,趁四下无人,信手拿出本书,递向蝗虫,示意其走上书本,带它离开,放之外面的行道树,以免被玩弄致死。妙哉!这虫儿似能会意,也不畏惧,缓步走上书本,任我处置。行至户外,高举书本接上树枝,请其离开。果真依语照行,走上枝头。本以为蝗虫即将离去,但此时它又转回身躯,双眼炯亮,直视末学。而后,四足却退数步,才转身展翅飞去。

末学当下被蝗虫谢恩之举所感,久久不能自己。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万物皆具如来本性也。若人心地纯仁,常行善举,施于无畏,将无言有情视之如己,即是慈悲的示现。

古有明训,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恶曰杀生。此有色世界,非人类独有。人与其他生命共存此界,应并育不悖,同荣共存,不应以杀相向。吾人周遭常见,蚊蚁蝇虫,胎卵湿化,皆知痛痒,咸具情感。今蜈蚣通晓人意,蝗虫谢不杀恩,其心之纯净,胜于凡人沉沦堕落、自以为是、不知感恩。吾人名为万物之灵,岂不汗颜乎!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于护生画集中载有一偈,对照此篇旨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节录于此,以享诸众。偈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儿如是,蜈蚣蝗虫亦如是,万物生灵皆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我为什么走上素食主义

转贴:小的时候,对于姥姥,一个27岁便守寡,独自在艰...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

和黑王的醒悟

《大乘方便经》上卷中,载有一则和黑王因母亲生病而受...

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放生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拜佛行为不是偶像崇拜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

幸灾乐祸近于祸

国人中某些人的特点是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

【佛教词典】生空智

观察一切众生都无有实在的我体的智慧。...

【佛教词典】受用诸欲有五种

【受用诸欲有五种】 p0732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竞争对手是前进的推动力

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略论净土欣厌行

智者大师,示现陈隋之际,开创中国天台宗,提倡归向净...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

星云大师《说梦的神奇》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的佛学讲座,我要和各...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化干戈为玉帛

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