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净界法师  2014/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好,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身口意已经背负重罪要忏悔呢?这以下有六种情况,都必须要赶紧的利用时间,把这个罪忏掉,否则临命终的时候就不吉祥了,这有六种,这个是越后面越严重。

先看第一个,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这个人你经常觉得,你那个心老是昏昏钝钝的,就表示你那个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层罪业在遮住你了,因为这不正常。正常人的心是明了性很强的,你就是觉得精神昏昏钝钝的,那个心识昏昏钝钝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无事而常起烦恼,这更严重了,不但是昏钝,你经常莫名其妙躁动不安,这个业力就比之前那个更严重了,它不但是遮蔽你,它已经有一种活动力开始活动了,因为这个罪业是躁动性的,善业是寂静性的。

第三个,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你见到有德行的君子,应该要随喜赞叹,结果你反而心虚,这个就是你罪业的第三种状态。但是到这个时候,问题都还不大,都只是一个业力的问题。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忏悔,继续造作下去,那就不是业力问题,就破坏善根了。前面三个是增长罪业,这三种是罪业的增长相状,四、五、六就是善根的伤害了。

第四,或闻正法而不欢喜。你听到正法,你应该要欢喜赞叹,结果你反而排斥,表示你已经是无惭无愧了。第四个,你的善根已经失掉了。

第五个,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帮助别人应该得到赞美,结果人家反而伤害你。

这个就《金刚经》说的,你在弘法或者在做义工,你本来是在造善事,结果反而产生很多的问题,那表示你过去一定有罪业,这种情况就是好现象了,重报轻受了,这第五个。当然这个地方也表示,你的罪业要忏悔了,因为它善业跟罪业,两个互相的冲击,它会先把罪业逼出来。

第六个是最严重的,夜梦颠倒,妄言失志。这个人已经颠三倒四了,这个人根本谈不上善根了,已经没办法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了,内心的观照善根完全丧失了。

以上六种都是罪孽之相,就是有重大罪业之相,那怎么办呢。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要把握时机好好忏悔了,这个地方就是说什么呢?因为这个造罪它要得果报,先有一个种子的过程,但这个种子是没有形相的,所以我们很难去看到内心的种子,到底我是不是有业种子,你看不到,那怎么办呢?

佛菩萨的智慧,就是这个种子,当你有这个业种子,罪业种子的时候,它有些征兆出来。我们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你看到大风吹就知道要下雨了,一种征兆。正常人的内心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修行的内心有三种功德,修行人你有修戒、定、慧,第一个,明了性很强,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第二个,它是寂静的,明了,就是不暗钝,它是寂静,它绝对不能躁动,你平常没有事在那个地方,你的心是寂静的,安稳的。第三个是法喜,带有一种淡淡的欢喜,它那个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是你内心有一个法,念佛持咒,你自然会产生一种法的力量的欢喜,由内生出来,内心生出来,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的。

前面的六种情况,跟这三种功德都不相应,它既不明了,也没有寂静,也没有法喜,所以合理的推论,你那个明了的心,已经有罪业遮住了,有一片乌云遮住了,要赶紧处理了,这是判断这个忏悔的对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佛教词典】助伴

【助伴】 p0708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助伴者:能成...

【佛教词典】语菩萨

(杂名)维摩为西方之语菩萨。以无语即语之故也。...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为比丘说船筏...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善顺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