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妙智法师  2014/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情感到愤愤不平,惯于抨击和谴责,要求公平和正义,诉苦与抱怨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大部分时候,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带来宽慰,反而徒增苦恼。

我们为什么想诉苦,为什么要抱怨?因为聚积在你心中的愤怒、委屈与无奈需要发泄。想一想,你会找什么样的人诉苦和抱怨? 一个愿意倾听你、安慰你、理解你、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的人,远比那些否定你的想法、批评你、纠正你的人更能得到你的青睐,而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善知识你不一定有福报遇得到。这种发泄意味着你在渴求对方认同你的感受,这是一种更大的痛苦。所以我常常建议朋友们,当你愤怒和委屈的时候,你宁可去向着墙壁大吼,去和你的枕头厮杀,也不要鲁莽地寻求别人的认同。因为“认同”会膨胀你的痛苦,而“否定”加深你的失落;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所有愤怒和委屈都源于现实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源于我们一直在和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作比较,越比越难过。你总是忍不住想:为什么你会降生在穷乡僻壤,拼死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城里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卖力、更有实力,最终还是拼不过别人的钱包还有别人的爹;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做得很认真很辛苦,却还得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与颐指气使;为什么你明明就是对的,别人偏认定你是错的;为什么明明他就是错的,你还不能说他是错的?人生有太多太多惨伤让你充满愤怒、委屈和无奈,只能傻傻地责怪老天不公,命途多舛,却从未决定从各种期待中勇猛出离,也不明白众生的业力因果千差万别,比较是最荒唐的事情。

我遇到一位先天双目失明的朋友。他的妈妈悄悄告诉我:这孩子总是埋怨我和他爸爸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受苦。很多事情他想不明白,越想越痛苦,现在又患上了心理疾病。于是我给了他很多安慰,并告诉他:不是父母带你来的,是你自己选择要来,你利用父母做为载体来到这个世界。你所遭遇的一切,没有一样是父母与外界强加给你的。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凡事有因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而命运就是一连串相续的因果。它完全由你自己掌控,自始至终和旁人没有多大关系,苍天也不曾给你设置障碍或给谁褒奖。

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放下你的愤怒和委屈,学会平静地接受与勇敢地面对。接受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当你接受你的优点和缺点;接受你的长相与能力;接受家庭的美满与不满;接受环境的优质与恶劣;接受所有的赞叹与嘲讽;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接受生命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一切,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接受所有可以改变或无法改变的事实。相信它们的出现都是你给自己铺陈的路途,都是为了丰满你自己。当你真心接受它、包容它、感恩它,你就开始变得安详、宁静而美丽。接受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因此不再觉得愤怒和委屈,没有什么值得发泄与压抑,你会发现“接受”已经帮你治愈心灵的创伤与疾病!

这样你才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而不再与世界抵死抗衡。因为你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问题,所有问题都源于自己缺乏智慧、缺乏慈悲、缺乏福报。你能做的,是努力地培植福报、积累资粮、消除业障,让慈悲与智慧得以增长,因为“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否则,再怎么拼命,都是误入歧途。

所以,请记住:别人不给你热饭,是因为你只有吃冷饭的福报;当你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世上还有人没有脚;即使你无法看到太阳的色彩,但请不要错过感受它的温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

【佛教词典】缘性缘起观初修业者应如是取相

【缘性缘起观初修业者应如是取相】 p1307 瑜伽三十二卷...

【佛教词典】演福寺

位于韩国京畿道开城府内。又称广通普济寺。据高丽图经...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起床到上班之间的两小时该怎么过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上班族,总占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

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