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个小孩供养白珠

201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子们出外托钵,遇到三位穿着华丽、正在路边嬉戏的孩童,他们看见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与威仪后,心生欢喜,想要发心供养。于是,站在两侧的同伴问中间的孩童说:‘我们手边没有香花,要用什么供养呢?’这位孩童说:‘我们可以取下帽子上装饰的白珠,用来供养佛陀。’于是孩童们分别取下帽上的白珠。接着,中间这位孩童又问两旁的同伴说:‘你们心中有什么愿望?’其中一位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右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智慧。’另一位孩童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左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神足通。’站在中间的小孩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够像佛陀一样,成就佛果。’当时,天上有八千位天子共同赞叹三位孩童的发心,祝福他们随心满愿。

于是,三位孩童来到佛陀面前,恭敬虔诚地以白珠供养,并将白珠洒落在佛陀身上。前二位孩童因发愿未来成就声闻果,所以供养的白珠落在佛陀的肩上;中间这位孩童则因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所以白珠落在佛陀顶上,并且变化成由珠宝编织串连而成的宝盖,宝盖上还有一尊小佛像。

释迦牟尼佛说完这个故事后,告诉舍利弗:‘站在中间的那个孩子是我的前身,右边那位是你的前身,左边那位则是目犍连的前身。’接着,佛陀又说:‘舍利弗,你们当初因畏惧生死流转,只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所以今日只成就声闻果报;而我因发无上菩提心,今日终于成就佛果’。

典故摘自:《阿阇世王经·卷一》

省思

同样一件事,由于布施者的因心不同,所得的功德、智慧、果报也就不同。人的一生,是由愿行引导方向,假使方向错误,人生就会黑暗,方向正确,则处处都是光明。修行学佛更要发大愿,要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省庵大师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时时以愿为基础,然后本着慈悲与智慧,身体力行,修行就有目标。若能至诚恳切地发大愿,才能进一步落实日常生活的修行,如此方能契入菩提心,成就一切菩萨行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布施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佛教词典】自行化他

(术语)又云自利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法华文...

【佛教词典】一业

(术语)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驴的哲学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

食物中的补钙冠军

大家都知道从食物中补钙是最自然的方法。然而,很多饮...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原文】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关于禅定,其实,禅就是定,定就是禅,一定要来解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