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宏正法师  2015/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公印海上人曾经说过,他的老师印顺导师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印老总结有三点:求生净土是上升而非堕落,是平等而非阶级,是进修而非完成。

所谓“求生净土是上升而非堕落”:是因为净土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的束缚,而天堂仍在六道轮回之中。到了净土就不会再回到六道轮回中受生死的痛苦了,除非是乘愿再来。因为他们已经“花开见佛悟无生”,证得不退转位了,所以他们可以在生死中来去自如而不受六道轮回的束缚。

我们读到很多祖师大德的故事,他们都是来去自如,因肩负的使命而随时来去。升天堂却不一样,升天堂是依众生在此娑婆世界修五戒十善所感之果;好像努力工作攒了一笔钱,就可以买好房买好车开始享受。升天堂的众生在世间修五戒十善而累积不少功德,升天后开始享受天人的褔报而没有机会培褔;如同攒了一笔钱后,就不工作开始坐吃山空,等到钱用完了又变成一个穷光蛋,说不定还因为借钱享受而欠债累累。

升到天堂的人也同样,因为只在享受而没有培褔,一旦褔报享受尽就会从天堂堕落下来,可能落到畜生道中。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天主释提桓因,在天褔将尽、天寿将到之时,五衰相现而心生恐惧,后因佛为之开示忏悔,使其归依三宝,而得以延年益寿。因此求生净土是真正脱离六道生死束缚,没有堕落之担忧;而求升天堂还是在六道中轮回,没能脱离生死的束缚,一旦褔寿享尽,还要堕落。所以,净土与天堂的胜劣应该很清楚明了。

第二“求生净土是平等而非阶级”:依经所讲,生到净土后还是在听法修行,而且是没有干扰一心一意的修学,因为这里没有三恶道的名字,没有三毒的因缘,听闻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音,无需担心什么逆缘来影响修学,能够证到不退转位,再继续修福德智慧,直至圆满成佛。这里可以看出,生到净土是去修学成佛,证得跟阿弥陀佛同等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是去做阿弥陀佛的羔羊或子民。阿弥陀佛只是提供净土让我们修学以及指导我们如何修学的老师,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跟他一样的老师,他不是主宰者和统治者,他是引路人。每个往生净土的人最终都是要成佛的,因此在净土之中是没有阶级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升天就不一样了,天主或上帝只有一个,任何升天的人都不能超越他,只能是天主的羔羊或子民,更不可能变成天主或上帝;而且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天主或上帝,说不定就要受到什么惩罚。

最后“求生净土是进修而非完成”:诚如前面谈到的,净土只是阿弥陀佛为了度化我们众生而施设的变化土,就像一所进修学校。我们在普通情况下,无法安心学习来提升自己,因为有家庭的责任、工作的压力以及很多烦琐的生活细节。但是当我们到了进修学校就不一样了,可以暂时抛开家庭、生活和工作,专心致志学习提升自己,然后再出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净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开办的进修学校,我们可以在此用功办道,证到不退转位,为我们去苦难的世界度化众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净土是不能成佛的,成佛还是要到娑婆世界来,娑婆世界是累积福德资粮的最好地方。正所谓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才是最磨练人的地方,也只有这些地方才最成就人。因此,千万不要以为生到净土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只是去进修。净土不是终点,只是在成佛大道上的一个加油站和补充站。之所以生净土,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净土和升天的差别,可以知道净土的殊胜和升天的不圆满了。作为一个念佛人,求生净土是念佛的动力,只有正确体认和了解净土的殊胜,才能保证求生净土的信心不变,也才能保证必定往生净土,并完成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照大师劝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佛教词典】消灾吉祥经

(经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之略名。一...

【佛教词典】三说声

又作三士。梵语文法中,将说者分为三种,即:(一)自说...

【推荐】佩带诵持楞严咒有八大功德

在本经经文当中讲到:不论佩带楞严咒也好、诵持也好,...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

在《厚道》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