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的善恶是苦乐的因

学诚法师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心的善恶是苦乐的因

我们都有远离痛苦,追求快乐的本能。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因为吃东西能够缓解饥饿带来的痛苦;心情不好时,会找人倾诉,因为倾诉能够解除我们内心的痛苦。所以,从身心上,我们都有离苦得乐的本能。

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做了一点点好事,内心就会很快乐,或者自己偷着乐;当我们心里面有善意、正面的想法时,我们也会有淡淡的喜悦与轻松。

以上情况共同的基点是我们内心当中善恶想法是得到苦乐的原因。佛教中业果法则的两个原理能够对此做解释。

第一,所有快乐和痛苦的果报,都是相应的善因和恶因所感得的,善因会得到快乐的果报,恶因则得到痛苦的果报。就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什么种子就收什么果实。

第二,业的增长。《佛说稻芊经》中说因果分为两种:外因果与内因果,它们都会增长扩大。外因果的增长,比如一粒小小的稻种,春天种下去,慢慢就会长成一株稻子,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的稻谷,所谓“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内因果也就是业果,它也会增长、扩大,而且增长的程度是外因果无法相比的。最初即使只是种下微小的善因,将来也会感得极大的善果。

我们有离苦得乐的本能,但我们不是能够时时保持快乐。当我们要去改变自己痛苦的状态时,首先要去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让我们的心中所想由恶念转向善念,这样我们眼前的痛苦就会减轻一点,快乐就会得到一点。不断去转换,不断去增加正面的、善的力量,久而久之,行成正面的惯性作用,那么得到的快乐就源源不断。所以,这就是佛教讲的“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我们快乐起来。

同时,佛教也善于创造更容易让人启发善心的环境氛围。我们可以看到,在寺院里面,一群人在一起有学有修,听经闻法,精进办道,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尊重,法喜充满,寺院三宝地就是最好的造善业、改善生命的地方。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年纪大的,也有年龄小的,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彼此之间都亲如一家,和睦友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内心充满善意。内心和善了,就会散发出一种善业的力量,别人都能感受得到你的善心善意、善举善行。如此下去,和善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厚。这些都是大家发心的成就,只有大家共同发心造善业,凝聚善业,才能够有这样良善的环境氛围,自己也从中得到最大的受益。

最重要的是,不仅着眼于自身的提升,同时还发心利益众生。因为自己与众生是息息相关的,自利与利他是一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三伏天到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

【佛教词典】随顺被举比丘戒

比丘尼八波罗夷戒之一。又作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

【佛教词典】戒盗身缚

梵语 ?īla-vrata-parāmar?a-kāya-grantha,巴利语 ...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迦旃延-论议第一

和哥哥对台演讲 南印度阿槃提国的狝猴食村上,有一个...

离心无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

唯识实在是太深,这个名相也很繁琐,但是唯识它是开启...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

【佛学漫画】八正道

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践行善法,才是为自己铺设的最佳...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