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净界法师  2015/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这以下是佛陀的预言,说:在我(佛陀)灭度之后,到了末法时代,五浊恶世、魔强法弱的时候,这些妖邪的精灵、妖魅、邪人,就开始出来活动了。这些恶人出来活动,是以什么方式呢?

是“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他把心中欺诈、欺诳之心,把它隐藏起来,表面上装出一副大善知识的样子,每一个人都自己认为自己得上人法。说:我是某某的古佛转世、某某菩萨转世…。他为什么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无识就是说,他对佛法的知见、他对佛法诸法因缘生的道理,没有很深刻的体验。

詃惑,“詃”就是这个人,他会经常谈论吉凶祸福,说你这个人,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灾难、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病痛…以这样一种吉凶祸福的口气,来迷惑这些没有知识的人。

那当然这个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缘起,也不知道世间上果报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这恐怖的言词,失掉了一种正确的判断力,六神无主啦;尤其一个人遇到病痛、遇到灾难现前的时候,他更是六神无主。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人以善知识的姿态出现,妄谈吉凶,结果呢,“所过之处,其家耗散”,这个人所到之处,众生为了要消灾免难,就把金钱供养出去,结果整个财富就要耗尽了。

这里的盗戒,它的一个深层意思,我们看后面的经文,他不单是偷盗财物,他是“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个过失是比较重的,后文会讲到。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说明──只要是在世间上出现一个佛教的善知识,不管他是哪一个宗派,有两个共同的原则是不可以犯的,两大禁忌(一犯到这两个重要的标准,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第一、一个善知识不能够自我膨胀─妄谈自己个人的修证。比方说,他在大众场合宣扬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严重的是宣谈自己个人的果证,这是佛教的大忌,因为你个人的修证,你谈出来有什么用呢?佛教的理论是诸法因缘生,我们把法门提出来,每一个人依照法门去修持,他就能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妄谈个人的修证,产生个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个学佛的焦点,就失去它的焦点,大家不是在学佛法,是在学你个人的行为,这对整个佛教来说,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胀,这个就是有问题。

第二、颠倒说法─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一个善知识绝对不能够在公开场合,妄论感应神通、吉凶祸福,不可以的!因为你这样子,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向外攀缘的心。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回光返照,向内安住的。法师的责任就是--弘护正法,开人智慧,开启他人心中的光明。

自我膨胀跟颠倒说法,都有误导众生的过失,把众生误导到另外一个方向去,所以在后文说: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一部分佛陀发挥的比较多,有很深重的教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我慢是修行的大障碍,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已

对于慢,凡夫总认为我们的生命体、五蕴身心中有一个我...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逆境是当头棒,顺境叫脑后针

古来人跟我们这样讲的:顺境,你可要注意了,这很危险...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

人生醒世恒言

见美女时,做狼虎看;见黄金时,做粪土看。此中享了多...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佛教词典】欲暴流

【欲暴流】 p0983 如四暴流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

【佛教词典】超八醍醐

天台宗用语。谓法华经、涅槃经之教,超越八教(化仪四...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