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学诚法师  2015/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和事

网友:请问法师,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真的很令人反感、很讨人厌,你说应该怎么欣赏他?

学诚法师:感恩他让自己学到:不能这样做人做事。

网友:顶礼师父!在家、在单位或在其他地方,我们与人相处时,难免有好多看不惯和难以接受之事。

学诚法师:对方染污的时候,业不清净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帮助、去引导的时候,也是我们去着力调伏烦恼的时候,去用法的时候。要把内心拉回自己的念头来,在业的善恶上下功夫,而不是被外在的是非对错困住,这样心才会有力量。

网友:顶礼师父!工作生活中一直有几个小人不断利用各种机会,想办法诋毁和孤立我,我该怎么办呀?

学诚法师:人往往对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产生嫉妒和排挤,当一个人比他人优秀许多时,许多诋毁和攻击都会转化为敬仰。不必把内心的力量花在困扰他人的行为上,只管努力提升自己。当然,要提升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内心的宽广和善良。

网友:我一再退让,可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锋芒相对,全不顾他人,该如何呢?

学诚法师:君子争罪,路便越走越宽;小人争对,事却越办越难。很多时候,忍一时、退一步并非软弱,识得大体,不必在小处争利斗气。

网友:师父,有些同事很势利,连基本的礼貌都不要了,把我当陌生人。打招呼也不理不睬,很多次了。我是继续热情,还是也跟他们做陌生人算了?

学诚法师:自己不欣赏的行为,为何要去做呢?人常常把生命浪费在效学令自己愤怒的事情上,所谓“以牙还牙”,以为是保护自己,其实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网友:顶礼法师,为什么对于看不惯的人,总是有很强的远离心,无论怎样都无法接受和交流……有些又是不得不见的,交谈时甚至觉得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假假的。

学诚法师:因为总是看到他不好的那一面,内心总是在回忆他的缺点。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我们自己也是一样,何必揪着不放呢?要好好与人相处,就要学会多看他人的优点,这样于己于人都好。

网友:学诚法师,在面对自己厌恶的人时很难不烦躁。该怎么解决?

学诚法师:少想对方的过失,多想自己的不足。

网友:身边有种像螃蟹一样的人,总是横行霸道,虽然我都让着她,可心里还是挺不舒服的,有些生闷气。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表面忍让,内心却生闷气,既伤害自己也无益于他人。想想她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问题,是被内心烦恼所使,从而产生悲悯心,希望帮助她改善,如此先去除自己内心的嗔恨,则行为上忍耐以寻找时机也好,善巧批评帮助也好,皆自利利他。

网友:对待包打听又借公事泄私愤的小人怎么办?

学诚法师:我们所遇到的人与事,只是外在的境界而已,它都是无常的。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外境上,否则永远难以解脱;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念头上,自己的善业上。

网友:法师,在社交中应该用什么心态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人?我之前是你对我不热情我也不理你,但是这样好辛苦好不开心。

学诚法师: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别人。

网友:顶礼法师!与过去的一些事和人有过不愉快,但是到现在碰到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心里不舒服,有逃避及厌恶的感觉,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常常把别人的好处和恩德放在心里,而不要把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放在心里。有度量、懂得感恩,就掌握了人生快乐的秘诀。

网友:如果是恶缘,以什么来化解?是甘愿受欺负吗?

学诚法师:只有用善心与忍耐来面对,才能真正消除宿业,若怀着“以牙还牙”的心态,虽逞一时之快,却埋下了未来痛苦无尽的种子,“冤冤相报何时了”!

网友:法师你好!请问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犯小人啊?

学诚法师:“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网友:面对让人心生烦恼不断伤害你的人,该远离还是承受?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远离外境是治标,调伏烦恼是治本。

网友:请教法师,如何面对恶人?

学诚法师:在佛菩萨的眼中,世上没有“恶人”,只有“迷人”——迷途之人。

网友:顶礼师父!人与人相识相遇是因缘,但遇到不该遇的人,怎样才能结束这因缘?

学诚法师:以善心相待,方能了结恶缘。

网友:法师,如果身边有个让你讨厌的人,这人还不停招惹你,应该怎样去除嗔念,应该怎样与这样的人相处?

学诚法师:让心中常常想着自己敬仰的榜样,而不是自己讨厌的对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庄稼长虫应如何避免杀生

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

菩提心的意义与往生净土的关系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诀是把死字顶在头上! 近年...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佛教词典】普礼

谓密教行者于道场普遍礼拜本尊及曼荼罗诸尊。即礼拜一...

【佛教词典】现相

谓多贪者。为得如前供养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语。贤士...

如是因如是果

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

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