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如瑞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真能那么容易吗?但慢慢的我觉得实在也是容易。我们先不说用大乘的顿悟法门,且就所谓的小乘佛教来看,佛在《增一阿含经》里给比丘们说:若能做到三种法,现生证二果,继续用功,乃至于得四果。

哪三种法呢?

第一种法,诸根寂静。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经中说:比丘若眼见色。不起想著。无有识念。于眼根而得清净。因彼求於解脱。恒护眼根。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想著。无有识念。於意根而得清净。因彼求於解脱。恒护意根。”意思是说当六根接触到外境的时候,要不起种种的分别执著,恒护根门。

这要作到很难。但前提我们可以依戒法来慢慢训练自己:眼不见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乃至于心不想非法之事。戒定慧三学,我们先依戒法,有意地远离缘非,经过久久的熏习,思惟,要作到诸根寂静,也是很容易的。

第二法、饮食知节。

吃,不是为了让自己长得白白胖胖的,而是要把饮食当成药物,来疗治饥饿的旧病,让新病不生。借助于这个色身,来修于道业。也就是食存五观中的第五观: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第三法、不失经行。

经中说:云何比丘不失经行。于是。比丘前夜。後夜。恒念经行。不失时节。常念系意在道品之中。若在昼日。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盖。复于初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盖。复于中夜。右胁卧。思惟系意在明。彼复于后夜起。思惟深法。除去阴盖。如是。比丘不失经行。

这里所说的“经行”,包括行、住、坐、卧四威仪。道品,指三十七道品,归纳起来,就是正念。比丘昼夜六时,行住坐卧,都要让自己住于正念当中,思惟妙法。如果修念佛法门,能住于佛号当中,也是属于正念。

佛说如果能修习此三法,现身得于二果。从经中可以看出,修行要证果,确实不难,只是看我们肯不肯给自己一个训练而已。

佛又继续说:比丘们,有三大病——风病、痰病、冷病。风病用酥治,痰病用蜜治,冷病用油治,就能治好。同样,我们的心有三种病——贪欲病,嗔恚病,愚痴病。也有三法对治:贪欲的病生起来,要用不净想对治;嗔恚病,生起来了,用慈心去对治;愚痴病,用思惟因缘法,住于因缘观来对治。这样,三种病都能够治好了。

既然佛为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法,为什么要强调依戒起修?

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时时处处在一种粗狂当中,所以先要依戒让身远离缘非,回归于内心,渐渐去除粗的烦恼,让心变得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微细。乃至于起一个什么样的念头,都能知道。比如说,当一念的贪欲心生起来了,你马上就能觉了:哦,生起来了!赶快用相应的法来对治。如果你每天都能观照好自己的念头,知道现在是起善念了,还是起恶念了,并能用相应的法来思维作观。我想你的修行可能就有一些进步了。

其实,要作到这些并不难,但我们就是不肯做。总是想着要找一个什么法来修。每天拜佛诵经,也只是盲目地求数目的多少。而不知道作这些是为了什么。

我们磕头拜佛只是一种方法,拜下去的时候,心要清楚明了地缘念身体的每个动作,来对治种种不善的念,继而对治妄念。要让心趋于定的当中,寂静的当中。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法,一定要通过思维,知道用这些法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看到个别的人,很用功,但是烦恼很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他把用功和修行分开了。虽然拜了很多佛,念了很多经,也只是停留在种善根,积累资粮方面。最主要的是,通过诵经拜佛这些法来对治我们的烦恼。当你贪嗔痴起来的时候,怎么样来呵止它,怎样用相应的法来对治它。比如说,当你不慎与人发生争执了,你马上就要生起观照:我为什么要和他争执?是我的什么心起来?是嗔恨心还是嫉妒障碍的心?然后马上呵斥自己,要忍辱退让。

所以一个出家人看他的外相很安详,但他内心里很忙,因为他要让正慧现前,来对治那些邪念的。因此佛法确确实实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来使用而已。于是借助于打坐、经行、诵经、拜佛等等来慢慢调伏自己。正如那些祖师大德们所讲:放下心中的五欲,这才算是修行。

但我们要在生活当中真正能作到看得破放得下,心里不生一念贪著,每天的起心动念都能清楚明了,乃至于证得道果,就看我们怎么样去付之于行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

问: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断恶修善就能趋吉避凶

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谁即身成佛了?

当然这个密宗的人也常会说这个话:即身成佛。没有说立...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

道济禅师戒淫文

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败己德, 夭寿折福殃儿孙,皆...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佛教词典】孔雀座

梵语 mayūrāsana。五部座之一。为密教佛母孔雀明王及...

【佛教词典】预流一来起乐净想非颠倒摄

【预流一来起乐净想非颠倒摄】 p1234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圣严法师《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人生只是过客

在前一世纪里,有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