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智圆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势力在出声,虽然唱片还在滑动,唱针也算稳,但是没有力量摩擦出一种清晰的声音,只是飘浮滑过而已。

同样,念诵时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正念,只是借助自心少许的余势诵出来(由于所诵经文已经串习得很熟,念诵时稍微以忆念心所的余留势力,使得口头上不断地诵下去),其实根本没有缘取法义;由于内心没有一种随文入观的内涵,也就发不出一种有佛法内涵的声音;如是只在口头溜过,很难直接产生修法的利益。

很多人的毛病是,对于一部经或者一种仪轨,不熟悉时倒还认真,念它也觉得欢喜;一旦念熟,马上出现一个问题——口里念着文句,心里打着妄想,两相掺杂。也就是,并非逐字逐句地在心中观想,而是念文句的心,跟此起彼伏的妄念夹杂在一起。如果偶尔警觉、妄想中断,就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念什么或念到何处。

这种人的特点是,因为从来不注重通过念诵发起对法义的观修,只是习惯性地顺口溜下去,所以每次必须从第一句开始念,一、二、三、四、五……依循顺序倒还可以滑下去,但冷不丁从中间提一句出来,就不知道接着该念什么了。留声机的运行不也像机器那样很顺畅地往下滑,但从没真正用心念过一句吗?我们如果不用心,又比它超胜在哪里?比如对于当前讲授的《普贤行愿品》,多数人都能念得很熟。但如果我问供养偈是怎么说的?很多人可能摸摸后脑勺,两只眼睛瞪着,根本没办法回答。大概一定要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句一句地往下滑,一直滑到我问的句子为止,才能答得出来——竟形成了如此病相!

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状况,如果去调查,十个人里面估计有九个都是如此。现今的很大一部分人懈怠心重,刚开始因为不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专注地看才念得下去,所以会认真一些。而一旦念熟了,就开始偷懒,懒得专注、懒得用心,只是随口往下溜,心里却一点痕迹都不留。

每天虽然都在念诵、修行,但熟溜的毛病成为最不利于修行的事,只要养成了习惯,每天就这么混过去了。我怎么可以如此随便,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他们做题是一道一道认真地做,我为什么连那份心都没有?念诵时至少也要一字一句地在心上练习才行。或者说,我连世间人练拳的心都没有,他们一招一式都在标标准准地打,即便有一次没打好,自己也会不满意地再来一遍。而且每天都会比较,如果功夫没有长进,或者由享受五欲而出了问题,又退步了等等,就会责备、警策自己不能再次以任何原因干扰练功。再说,科学工作者也是每天非常投入、认认真真地钻研,不停地攀登着知识的一座又一座高峰。他们用心真切,只可惜修的是假法;我们修的是真法却连真诚心都没有,就实在羞愧。如是痛自鞭策。

由此,我们也应当诚恳、心口相应地念诵,把每一次念诵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其中的意义既然比他们演算数学题、练习世间武功等要重大亿万倍,我就一定要比过他们,要以最殷重的心,使字字句句都心口相应。对于所念文句,心不慌不乱、仔仔细细地把它演练一遍,比演员更要有一种郑重其事的真挚心。

还有,练书法的人会想,我的每一笔都要写好,不然就太失败了。对于并无太大意义的外在文字,他们尚且格外重视,而我们所念普贤行愿、佛号、咒语等,都是不可思议的无上行愿,或是不可思议的佛智慧法,怎么可以马虎草率呢?应当逐字逐句、清清楚楚地显现在自己心上,一心缘它作意,并且随着句义心中作观,丝丝入扣。缘每一行愿都要于心得力,每念一句都要让心增上力量,使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大愿。

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因为毕竟是自性佛,也已经得到了堪能修法、用心的人身。然而即使有此能力,却也怕我们不肯去运用。若是愿意要求自己每次都认真练习,那么往后的每次念修,念出来就不一样,因为是从真心里面念出来,就如同扎针要一针见血一般,不同于扎木头——什么感觉也没有。例如念《普贤行愿品》,一念一念地把善愿心发出来,让大愿激发、开发心底的善根,使心中生起相应的善心。每一次念诵都有法的内涵,每一次念修都会发起大心大愿。对于我们尽未来际都要奉持的这些行愿,当然要把它们铭刻在心里,字字句句都从自己心底深处发出,在心上成就无量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太虚大师:菩萨学处讲要

一 菩萨学处释名 佛教经律,说二学处:一曰比丘学处,...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什么是菩提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佛教词典】道器

指堪修佛道之根机,或能担任道业之人才。梵网经菩萨戒...

【佛教词典】炬烛喩补特伽罗

【炬烛喩补特伽罗】 p0890   瑜伽六十九卷六页云:云...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九华山有尊肉身菩萨大兴和尚,生前很疯癫,常常给人治...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

肉食让我们把健康拱手相送

所谓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虫。 不论是什么样的肉类,在...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如何对治烦恼

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