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简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简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己多年来一直关注和参与环保的活动,参加过捡垃圾、垃圾分类活动,也组织过植树、一米菜园活动,还到单位、社区或学校做过讲座,教大家做环保酵素、环保肥皂等。但多次活动后,总结下来总感到后续效果不大。我明白,环保的问题,根本还在人的心上。看到导师的书,我的内心一下子就变得更敞亮和清晰了!导师言简意赅的阐述,不但指出导致环境灾难的原因,还分析并提出了根本解决的方法。

首先,世界上一切的生态问题都是由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所致。这种盲目的物欲是人类的永动机,许多人被它控制,不能自已!

从基本温饱到小康生活,小房子到大房子、别墅,自行车到汽车到房车、游艇,个人欲望随经济发展急剧膨胀。在这个凡事皆以数字来总结、衡量的时代,和这急剧膨胀的欲望所对应的是地球日益贫乏的资源,是已经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

我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个师兄家乡的照片。在甘肃定西县一个农家里,早晨,孩子们起床后,在院子里站成一排。妈妈嘴里含了一口水对着孩子们的脸喷过去,从最大的到最小的,孩子们用手就着妈妈刚喷到脸上的水在脸上抹了抹就算洗脸了!他们能有一点刚装到盆底的水洗脸都是很奢侈的,一家人轮流洗完脸的水还要经过几次使用,最后再拌到饲料里喂鸡喂猪。

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每天能喝到一口干净的水,能把一家人的脸洗得干干净净,不用跑到多少里以外去打水用,不算是过分的欲望吧!想想我们在城市里,却是每天随随便便地大开着水龙头洗手、洗脸、洗衣服。等到未来某一天,我们所有人为一杯健康的水花大价钱去买,甚至为之争夺战斗时,真是悔之晚矣!

我们越来越清楚,工业文明越发展,我们生活的地球资源将更加贫乏。大自然的宝藏不是无限的,它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天我们任意而为,将来的人类,我们的子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命运了!我们似乎觉得自己没能力也没必要去关心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但是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和日益增多的雾霾天,已经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了!

其次,我们对于幸福的观念需要纠正。

过去,我们中国人生活虽然穷却没有失去心理平衡。现在,物欲被极大地刺激,为了发展经济,森林大批被砍伐,中国成了没有多少大树的国家。矿产过度开发,连野生动物也在劫难逃。把资源都转化成为财富后,自然因此更加贫瘠。钱很快就会用完,大树多久才能成林,生态多久才能恢复?钱解决了基本温饱之后,再多也只是个数字,许多人变成“穷得只剩下钱了”!

财富不该也不能是生活的唯一目标,更不是幸福的唯一保障。从佛法来看,幸福感来自于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从整个社会来说,它又是建立在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世界和平基础上的;从生存环境来说,人类命运又与自然息息相关,我们的幸福来自于自然的哺育,保护自然也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前提。

第三,导师讲到观念决定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些年来,因为物质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几千年来倡导的节俭美德也被丢弃。我们习惯一次性消费,衣服一年一换,生活用品也是怎么方便怎么使用,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盘子,一次性宾馆洗浴用品。在稍有方便的同时,制造的垃圾却成为地球载不动的愁!

因为多关注了一些,我看到许多资料触目惊心,想想自己也曾经那样的无知虚荣和不负责任,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就为地球制造垃圾。几年前,我邀请了台湾的区纪复老师来到南京,在大学和寺院为学生和义工分享他的简朴生活理念。

区老师在1983年即辞去台塑集团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用五年时间云游世界,参访世界各地环保团体,而后在花莲过起简朴生活。他用捡来的材料简单地盖了几间房子居住,他的简朴渗透到生活每一处细节,餐桌环保,不掉一粒饭,不费一滴水,物尽其用,变费为宝。至今,他还常常穿着过世多年的父亲遗留的衣服,他说:“爸爸去世后把好的新的衣服送给亲戚朋友穿,普通不太好的自己留下,有不合适的改一改,只要整洁合身就很舒服,何况穿着爸爸留下的衣服还能时时感受到爸爸的爱和温暖。”

跟区老师学习生活的一周使我受益匪浅。之后,我开始和同伴们决心减少衣服的购买,把家里囤积的衣服送给合适的人或捐赠出去,我们相互流通衣服穿;我们减少生活垃圾,尽量不使用、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住宾馆自带洗漱用品,自带碗筷,买菜也用布包,少用塑料袋等等。三年实践下来,欲望越来越少,人也感到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

在与区老师的接触中,还深刻感受到他对自然万物的珍惜和感恩之心。在他眼里,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就连垃圾都是美好的,随手捡到的废电线,他看似随意地拿在手上,一会功夫就折出来美丽的繁体字“愛、自由、平安”等等。垃圾箱里的废纸盒,他也拿来写美好的文字和好看的毛笔字,卷纸芯变成可爱的工艺品,塑料袋子折成跳舞娃娃。一片树叶一朵花,甚至窗户上的灰尘在他看来都是美好的。人和世界可以这样地和谐美好,这不就是我们最好的生活方式吗?

人类一切所需都是大自然的无私赐予,我们不能没有大自然给予的的一切。我们只有怀着深深的爱和感恩,保护她和尽可能地不伤害她,才能走向人间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

心田中的野草与菩提种子

在没有修学的那些年,我为金钱忙碌,为名声忙碌,为了...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佛教词典】欲苦

(术语)欲界之苦患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此凡愚少厌欲...

【佛教词典】如来藏经

全一卷。汉译本有二:一为大方等如来藏经,东晋佛陀跋...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 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思诸法如梦,降伏现前的爱取烦恼

正示观行分成两个观行,来降伏我们的现前烦恼: 第一个...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