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世缘少烦恼

明一法师  201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活方式的精神,秉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无为做法,我们的烦恼就能淡化,就能减少。这样我们自然就能随顺世缘没有挂碍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大多是盯着别人而得到的。在我们做不到像《坛经》所说的“……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时,我们尽量不去盯着别人。实在被自己看到了,我们要把心量放大,或者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把观察的角色做个对调。

这样,很多事情就会很好解决,就会知道要谅解他人,自己也就不会陷入烦恼的深渊。所以,要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他人,这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样很难做到。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找对方的不是之处,总觉得对方跟我过不去,总觉得任何人都在与我为敌,有很多事情本来是无意的,但是就有那种小心眼的人总要对号入座,自找烦恼。

古人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就是烦恼。天下本来是风平浪静的,我们偏偏要去找些事,自找烦恼,那就是由于不能谅解他人。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种相互的关爱给予谅解,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处理烦恼的,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又怎样谅解他人。一个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他的生活会是非常痛苦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那个有心挑刺的人听了,自己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了。时间久了,一次二次,最后可能会来一个总的爆发,打起架来,甚至于弄出人命案来。报纸上种种社会新闻的报道,比如因为几块钱弄出一条人命案,一句玩笑话酿成一个悲剧。

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应该说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会善待自己,也就一定能够谅解他人。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圣贤,每一个人都有过失,我们自己老在注意他人的过失,为什么你就不回光返照你自己有没有过失?你自己言谈话语有没有伤害他人?

所以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人,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把很多烦恼当成了处理品,就不会把烦恼当成宝贝。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的好方法,就是要能够谅解他人。

如果我们看待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谅解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智慧在显现的时候,这样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好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极乐世界里面。反过来,每一个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地狱就现前了。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地知道为什么做人要有信仰、要明因果、有具良心、要讲道德;为什么做事要知感恩、要会包容、要善分享、要去结缘。才能知道要如何去落实这个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以及做到这二八方针后,做人做事是如何地轻松自在与顺利。慢慢地向道靠拢,最后走上自利利他的菩萨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

【推荐】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

【佛教词典】金毗罗竹林

梵名 Kimbilā-venuvana,巴利名 Kimbilā-veluvana。...

【佛教词典】慧炬

【慧炬】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炬者:谓于法...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

唯独拜忏不会着魔

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有时候现相,梦中有时还容易。现...

几块砖的启示让残疾乞丐变成富翁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