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净界法师  2016/01/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不能让你的业太重。我们讲过,临终的感应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你把罪业弄得这么重,可能连提起正念的机会都没有了。临终时,业力马上起现行,要到三恶道去了,怎么跟阿弥陀佛感应呢?你自己都没有准备啊!所以“愿我临终无障碍”,佛陀就是告诉你,要多忏悔,少做恶事。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我们内心的业力,都变成不增长业。虽然有,但是它势力薄弱,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诸位!带着重业你是跑不掉的。因为你的心力不足以扭转这个业力。带业是可以往生,但是你不能把业力弄得很强大,因为你抗拒不了它的。所以《楞严经》讲,你至少让你的业沉淀下来,不能再造作。虽然这个污泥还有,但是它是在沉淀状态,这个是很重要的概念。

我们学习业果的道理,对净土宗最大的启示就是:你要在死亡到来之前,不管用什么方法,让所有的业力变成轻薄的不增长业。不管用什么方法,用拜忏的、持咒的什么方法都没关系,我们必须为临终争取时间。我们的正念不是很强,必须要在临终时培养一个往生的皈依的心,至少不能有太大业力来干扰你,来折磨你,甚至于把你带走,让你连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我们要懂因果的道理?就是说,要想办法让你临终创造一个相对安稳的身心状态,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做第二件事情——把平常的正念提起来,然后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而临命终安稳的快乐之地是要准备的,诸法因缘生,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断恶修善的原因。说得清楚一点,就是为了临终时,生起那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让我身心无障碍。净土宗不是说我造了善业我要生天,这不在我们的规划之内,但是要创造一个临终安稳的环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业果的道理,就是想办法把这个罪业降到最低,让它不要来障碍你,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

【佛教词典】骚揭多

(术语)正音曰修伽陀Sugafa,即佛十号中善逝之梵语。...

【佛教词典】五十八戒

梵网经上所说的十重与四十八轻戒,合共为五十八戒。...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重修你的命运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