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会常常看不起身边的人

学诚法师  2016/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会常常看不起身边的人

问:师父,我发现自己有一个毛病,就是常常会看不起身边的人,常常对很远的人不熟悉的人热情和期待,对身边的人却喜欢远离,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学诚法师:这就是我们烦恼的体现。对离得远的人,是怀着自己的想象交往;对身边的人,则用烦恼的心去看待。我们本身有高慢心、嫉妒心等等,对不熟悉的人不容易引发出来,而身边的人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最直接、最鲜明的境界,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烦恼,恰恰是真正修行着力之处。

问:师父,被一些斤斤计较的人恶言相向、阴阳怪气地指责心情很不好该怎么办?我已经尽量和对方心平气和地讲清道理,但对方并不以为然。又看了一些喜剧电影来调节,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尤其是想到以后还要经常见她,就更不舒服了。我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他人恶语相向时,反省一下自己内心是否也曾有看不起对方的慢心?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更没有办法去要求别人不起烦恼。能够平静接纳讥讽,就是修行的功夫,就能培植厚福。福德,就是内心的宽广。

问:顶礼师父!弟子总是控制不住发脾气。嗔恨心重,对待外人能够忍耐,但是对待家人很难忍住。弟子很烦恼!每次发脾气就自己感到没有资格做佛弟子了……希望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面对外人,我们能够隐藏自己的烦恼,但面对家人,我们的烦恼无处遁形。亲近的人是修行最难的对境,但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学佛就是要在自以为对的境界上转弯,依佛法除烦恼、破我执。慢慢修。

问:生病中,心情不好,因家人的照顾不周而生嗔恨心,如何破解。

学诚法师:只想到自己,就会心情不好乃至嗔怒家人;反过来替家人想想,看到家人为自己付出的种种,理解家人的压力和辛苦,感恩心就会替代嗔恨心。

问:很多时候都脾气很暴躁,很容易对待家人和亲人说出狠话,事后又觉得很后悔,很想问问法师怎样才能收敛下自己的脾气,不要那么容易发脾气。

学诚法师:要在平时生活的小处刻意控制自己的念头、语言,多换位思考、待人着想,多说柔软语、赞美语、感恩语,慢慢训练。

问:法师,请问如何自身面对亲人情绪容易失控的状况,这往往很矛盾,这如何修心呢?感谢法师。

学诚法师:凡夫的心,烦恼多、智慧少,烦恼生起来时就会伤人,遇到谁伤害谁,只是亲人离我们最近,所以最容易受伤。如果离开亲人,和其他人住一起,就会伤害住一起的人。根本原因不是对境,而是自己内心的烦恼控制不住。所以需要修行,开发智慧、减轻烦恼。

问:师父,为何我对陌生人很客气随和却总对亲近的父母妻子发脾气?

学诚法师:因为陌生人没有机会碰到我们的烦恼,而面对朝夕相处的亲人,我们的烦恼无处可藏。

问:顶礼师父!弟子请教师父,亲人是不是冤家来聚的呢?对其他反而可以柔和友善好宽容忍辱,可是对亲人,反而轻易就乱发脾气,事后后悔,却总改不掉?

学诚法师:我们对距离远一些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掩盖自己的缺点;对亲人就无法做到,因为亲人天天相处在一起,所以我们的烦恼无所遁形。不要把过错推到“冤家债主”头上,而是要认清自己的烦恼。

问: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不肯让姥姥的其他儿女拿赡养费,也没有人替换照顾姥姥。但在照顾的过程中,她常常发脾气。虽然发脾气出自无心或者生活压力或者身体状况,但却给老人带来伤害给自己带来业障。我很担心她这种状态,可是无能为力,甚至在她身边会受到伤害。请法师开示指点!

学诚法师:发脾气是源于内心的烦恼与痛苦,源于缺乏爱和温暖,也是一个人内心脆弱、需要人理解和关心的信号。作为亲人,其实我们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要好好去倾听、理解、鼓励、陪伴,表达感恩与爱,就能抚慰痛苦的心灵。

问:师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生活中能够伤害到自己的并不是不认识的人,哪怕他人无故的辱骂的伤害都没有自己熟识的朋友或亲人的不理解和伤害来的大,师父,想请问,这种时候该如何能够用佛道来伏住治愈伤口并理解他们?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陌生人的辱骂带来的伤害,不及亲人的一句冷语,这正说明了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境界,而是自己内心对外境的领纳和认识。对于亲友,我们内心有感情、有执著、有期待,所以更容易起烦恼,受伤害。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应该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来解决问题,“怨欲忘,恩欲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问: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

【佛教词典】净人

于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又称道人、苦...

【佛教词典】香尘

(术语)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舍利弗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

慧律法师《那是你没有福报》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