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死亡

学诚法师  2016/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看待死亡

问题一:如何看待死亡?

1、问:法师,请问该如何看待生死?求解结。

学诚法师答:死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好比睡觉是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

2、问:师父,昨晚十岁的儿子睡前忽然哭着说:“特别害怕!妈妈如果死了我该怎么办?”作为妈妈,我该如何答复他?回想这种对自他死亡的恐惧,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当时大人都没有给到让我满意的答复。请教师父!

学诚法师答:每到寒冬,树叶都会枯萎、掉落,可是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化作泥土的一部分,第二年春天,还会有新的树叶长出来。生命就像树叶,有生长,也有萎落,但永远有无限的希望。

3、问:师父,为什么年轻的生命会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消失?佛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被人人称赞有孝心、善良的人不仅没有善报,甚至没有了生命的权利?还要留给在世的亲人无尽的悲伤?

学诚法师答:生命不会消失,只是转为另一个形式。若勤修善业,生命必定会越来越好,善必有报。若能真正了解因果和生命的真相,就不会过度悲伤,每个人都应多造善业、互相善待,为来生更美好的相逢做准备。

4、问:法师,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看多了生老病死,近来很害怕生病,很恐惧死亡,害怕失去家人,害怕离开爱人,睡觉也不踏实,总是做恶梦。我不想这样却走不出来。怎么办?

学诚法师答:谁都躲不过生老病死,每个人一生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不要去无谓的担忧和害怕,而是要更清醒的认识到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是应该做的。让自己的生命在他人的笑容中体现,让身边的人乃至更多的人因自己得到温暖和希望,我们有限的生命便有了无限的价值。

问题二:怎样看待亲人的离去?

5、问:请教大师,如何看待至亲的老去、病死。这种让人悲痛欲绝的事,实难快乐起来。

学诚法师答: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人与世界,不过新陈代谢而已,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生死轮回的循环。佛陀也正是看到了这种最不幸的究竟之苦,才发愿修行、追求解脱。佛陀发现了人生与世界的真相,是无始无终无边际无限度的,并且找到办法让人们在其中不断进化,打破生死的循环流转。

6、问:家里人去世了,到底怎样从悲伤中走出来呢?

学诚法师答:一期的生命结束后,人会凭借自身的业力进入下一个生命形态,即“来生”,修行人可以通过把握自己的业而把握来生,既利益自己,又能利益到与自己有缘的亲友。与其悲伤,不如化悲痛为力量,积极修行,为自他都开创光明美好的未来。

7、问:我刚刚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我戎马辛劳一生的父亲离我而去,半月来我寝食难安。请教法师,有天堂吗?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天堂的亲人无牵无挂,我还能做些什么才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学诚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这一生的死亡是另一生的开始。多行善,好好做人,父亲也会感到欣慰的。

8、问:还是要向前看?自从爸爸今年去世以后,我总是回想起以前他在世时候的种种,妄图停在那个阶段,清醒后发现是徒劳的,却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学诚法师答:人的生命不是一了百了,不是“人死如灯灭”,而还会有无限的未来。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过去的亲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善待生命,善待有缘遇见的每一个人。

9、问:我尽力保护我的孩子,但他在我腹中五个月就走了,我很痛苦!我知道我要学会放下,但妄念控制不住,我真不知该怎么办,请法师帮帮我吧!

学诚法师答: 缘来则应,缘去不留;因缘无尽,愿力相牵。

10、问: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应该怎样缅怀世去的亲人,烧纸钱有用吗?

学诚法师答:烧纸钱是民间习俗,佛教没有这种说法。缅怀亲人、慎终追远,不仅仅是抒发思念之情,真正的重点在于策发起自己内心的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前人的延续,因此不能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生活,既要报前人之恩,又要为后人创造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环境。

问题三:怎样看待自杀?

11、问:师父,我们的老师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离开世间,扑面而来的悲凉与空荡让我很无措,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一时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和境界,我该如何面对呢?

学诚法师答:平常人们忙于种种事务,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会想到生命这个真正的命题,这是逝者于我们最后的恩德。宝贵的生命,不要等到快要失去了才想起来去珍惜。要好好想想如何善用自己的生命,死亡来临时,让自己能够问心无愧。

12、问:师父,我很脆弱,今晚又想轻生,活着真的没什么好的,死亡会不会让我逃避让人烦恼的社会。

学诚法师答:只要活着,就有机会越来越好。想让死后比活着更好,一定要靠活着时的努力。

13、问:师父,如一个人对生活没了兴趣,是否应主动放弃生命?

学诚法师答:其实,他想放弃生命,也是为了追寻快乐,人心底深处总是有希冀、有期盼的。对生活没兴趣,只是不懂得如何找到快乐。有空时可以到北京凤凰岭龙泉寺来参加活动,体验佛法,品味快乐。

14、问:多数人怕死,为“死”字担惊受怕太多。而我却不同,我向往着死亡,死是种快乐,因为那没有痛苦。不瞒法师,我早已想自尽,却怕死后有轮回,而且又闻得自杀的人无法投生,没日没夜地痛苦下去。

学诚法师答:向往死亡,不过是因为觉得活着太痛苦。与其把快乐寄托在未知的死亡上,不如从当下开始转念,消除痛苦、增长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孩子学习差怎么办

问: 我们家孩子10岁了,上2年级,现在在学校简单的加...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佛教词典】法会咒愿

(仪式)法会时导师诵法文为施主祈愿福利,是云咒愿。...

【佛教词典】四教

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龙潭崇信禅师,青州人,少年时很聪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推荐】除粪贱民出家证果 佛陀详解前世因由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尼提度...

蚂蚁三昧

烧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蚂蚁,从庄严的佛像爬过,它...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学佛后为什么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推荐】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

闲神野鬼

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