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净界法师  2016/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也就是说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是攀缘。

那么你所接触的影像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的业力变现的。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变现很多的人、变现很多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不管你有没有修行,都没有办法控制。第八识的业力成熟的时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业力的变现这一块,是不能抗拒的。那么谁去攀缘它呢?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两个产生交互的作用,业力去牵动你的心力,然后,牵动你的心力去造业,又加强了业力,所以这两个就产生一种展转的一种循环的力量。

心力跟业力的一种交互作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伟大的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恒转如暴流”。就是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生生不息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那么这个生命的水流,在唯识学它讲出了两个特色:一个是相续,一个是变化。那么《楞严经》在讲生命现象的时候,它也提出了变化跟相续这两个概念,不过《楞严经》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续这一块。我们一般人都会重视变化,而忽略了相续,这个是很错误的盲点。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痛苦,因为我们喜欢安稳、喜欢永恒。其实变化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楞严经》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实在粗显的变化的波浪当中,你要更注意那种相续的力量,因为这个对你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楞严经》在修行当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续的概念,它说我们在观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续的概念(万法皆空,因果相续)。比方说果报的相续,我们的生命当中偶尔会出现一时的病痛、一时的障碍,这个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它很快会过去,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一个长久的病,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它可能会毁掉你的青春、毁掉你的人生,因为它是怎么样呢?——它相续不止,甚至于影响到你的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只是变化的这一块,其实伤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没有注意到那个相续的果报。

那么《楞严经》说,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相续的因地而来。我们如果说偶尔起起烦恼,这个问题不大。你看我们有时候去菜市场,看到一些可怜的众生,我们也会一时的慈悲心、感动,把它救来放生,但是一时的善心在佛法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对你人生的转变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当做你的愿望、当做你的目标、当做你人生的理想,经常的去做,那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相续的力量。所以在因地当中,所有在你心中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那种相续的力量,是你特别要注意的,因为它对你的影响既深且远。所以从唯识的角度,它认为生命不是改变你一时的情绪,我一时的起善念、一时的起恶念,这个都没有太大意义,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够改变你那种相续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了相续?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再修善。因为人性先求离苦,再求得乐。我人生没什么快乐也就罢了,但起码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荣华富贵,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离开痛苦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当然痛苦来自于杂染的相续。

那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当我们要断除杂染相续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病根:为什么你会相续?当我们的生命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你一个人会一错再错的错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做了第一次的时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个推动你去继续的往火坑推,那种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这样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种相续的力量是谁给你的呢?

唯识学说因为你有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这最可怕——“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当我们出现一个烦恼的时候,本来烦恼是生灭的,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嘛!但是当第七意识向内干扰第六意识,构成了因地的相续;当第七意识跟第八识结合的时候,构成果报相续,所以第七意识是罪魁祸首。

所有生命的轮回、所有因地的错误的相续,都是自我意识造成的,没有其它的问题。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就是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会一错再错,因为你想要掌控这一切的人生,一种自我主宰的概念,这个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了。如果你不对治第七意识,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实你生命的本质——这个水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我们考虑要把水流,从一种六道的水流转成一种往生的水流,转换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须要面对你的自我意识了,那就不是断恶修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要断除你恶念的相续,就必须把自我意识挑出来,面对它、处理它。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修行,从初发心的资粮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对自我意识,因为它是病根。这个病根不断,春风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来生,前功尽弃。因为它相续的力量没有断,你只是断它的枝叶,它春天到的时候,它继续会犯错。也就是说我们轮回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继续轮回呢?因为你没有断相续,所以这个唯识宗,它就把这个断除生命的相续——所谓自我意识,把它当做一个修行的重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佛教词典】如来无有误失

如来无有误失者,谓阿罗汉比丘虽漏已尽,为乞食故出游...

【佛教词典】应供

梵语 arhat 或 arhant,巴利语 arahat 或 arahant。音...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如何确定亡者的往生去处

问: 现在社会上流传用摸温度来判断亡者的往生去处,...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

13种不该有的坏个性

常说态度比能力重要,拥有正确的心态与个性,是成功的...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