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明一法师  2016/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天前带着孩子去亲戚家,孩子4岁,刚好亲戚家出殡,孩子回来后发烧,回来去医院输液好了,然后又发烧。说给一位阿姨打电话,那阿姨会叫被吓住的小孩。后来在电话里叫叫好了。假如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该自己如何处理呢?”

佛教被世人误解为迷信就是这样形成的,在不识好歹的自己眼里面看来,没有什么好与坏之说。但是,当这样的问题问到我自己的头上的时候,自己总是感觉很尴尬。因为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所以只好放弃解释,用“科学”的观念回答了事,这实际上是在糊弄人,跟学佛是不搭界的一回事。

最最可怕的是,这样的问题总是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且是经常出现。不光是不了解佛教的人问,还有很多学了佛的人问,甚至是学佛多年后的人问。所以,自己不得不经常糊弄人,或者是骂问这样问题的人,当然“行医必须有执照”是最好的借口。

佛教之所以常常被人说成是迷信,就是因为很多人对佛教的现象不了解,从而产生迷惑。如果深入地了解佛教的话,这些迷惑是可以被解开的。虽然马上去转化他们,可能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但是让人们了解事物的真相也还是可以的。

孩子病了,被一个阿姨叫几声,就能把连医院都难以治疗好的病给治好了,不能说是荒谬,的的确确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不能每回总是想去碰这个巧。因为这样的事件发生,不光是这位阿姨的参与,还有可能是因为病理的周期过了而好的。

但是,我们世间的人往往就是喜欢猎奇,往往就把这些小概率事件中的极小概率忽略掉,最后传到第三者,内容变成学佛的阿姨叫几声,病就好了。这不但是我们自己的可悲,还把佛教连累进去了。因为下回不灵的时候,就开始怀疑佛教,而小概率事件就是说灵的概率相当与零。

事实上,像这样的方法治病的事,还不是大奇怪的事情。很多被医院判定无药可救的人,通过修行佛教或者是别的什么而好转的例子也不少见。当然没有效果的更多,但是在病急乱投医的时候,病人尤其是家属是不管的。

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佛教被越来越“迷信”了。因为我们佛教徒解释不清楚这个现象,守持戒律的人就回避这样的问题,不守戒律的人就利用这样的事情来迷惑别人。所以,传到世人面前的答案往往就是迷惑的了,结果就传成了“学佛的阿姨叫几声就把病治好了”。

更可怕的是病急乱投医的人的盲目,为了治好病不惜一切代价。尤其是被医生诊断为不治之症的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就更加盲目寻医。所以就造成了一边需求旺盛,一边有敢于犯戒的人的提供服务,自然这个迷惑市场就越来越大,大到常常失去控制,大到政府来干预,大到佛教被牵连。

的确,佛教作为和谐社会,安抚人心的责任,本身就暗含有治疗疾病的功能,的的确确也是能预防和治疗很多的疾病。但是这些功能实际上是直接与个人的心地发生关联,不是直接从病灶入手治疗,而是从“心理”入手。所以,有些不治之症通过禅定的修行之后得到好转。

特别是从教人员绝大部分身体健康,尤其是戒律守持得好的人。再加上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做榜样,他们不但创造高寿的记录也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记录。其实在我看来很简单,因为他们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再加上清心寡欲守戒行善,自然身体会很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冬季12种暖身食材

天气开始变冷,很多人都会有一些寒症,所以我们要多吃...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绝不信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佛子行三十七颂

谁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佛教词典】三身三德

【三身三德】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德即法身德、...

【佛教词典】金刚针论

梵名 Vajrasūcī。法称(梵 Dharmakīrti)造,宋代法...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