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读经的时候妄念那么多

学诚法师  2016/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师父,为什么读经的时候妄念那么多,甚至很恶的妄念?很害怕因果,除了忏悔还应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如果五蕴皆空,那妄念亦皆空,如是思维可否?

学诚法师:不是诵经的时候妄念变多,恰恰是因为诵经的时候内心比平常宁静,才发现了隐藏在心中的妄念。我们平常内心的妄念就像野马四处乱跑,但自己浑然不觉;诵经时,心放在经典上,犹如一根绳子把野马拴起来,妄念就会变得明显。不要害怕这个念头,要努力把心放到经文上。

问:请问法师,为什么心中没有了执念,却感觉到空洞呢?

学诚法师:因为缺少了愿力。佛教讲放下执著,但也讲广发大愿,很多人不理解执著与愿力的区别,以为放下执著就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了,结果执著未除,反而破掉了愿力,完全错了。佛法中所说的执著是一种烦恼,它处于人内心深处,沾染在一切心行之上,要破的是这个东西,而不是应有的善念和行为。譬如一块玻璃上沾染了泥点,透过玻璃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脏的,此时应该清洗的是泥点,而不是外在的东西,更不是要把玻璃打破。修行佛法,要找准对治的目标,正确无误才行。执著存在于内心最深处,怎么才能破除呢?一开始非要愿力不可。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放下一切、空寂消极,是误解偏见。

问:生命就是上帝派遣一个灵魂到世上受苦,然后死亡吗?

学诚法师:佛教不讲上帝,也不讲灵魂。生命是轮回不息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开始。在这个轮回中,大部分人是被烦恼、业力牵引,也有一部分人是用智慧、愿力主导。

问:为什么生活老是让我绝望?

学诚法师:希望不在果相上,希望在因地里。不要只看眼前的不如意境,更要注意当下的念头和行为。

问:无常和我执本身是一对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无常,真正理解无常?如何做到在发生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因为知道世事无常,而压制自我的情感?

学诚法师:要先学习,用佛法的眼睛来面对一切境界,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懂得一些佛法的名词,不一定懂得真正的内涵;懂得修行的道理,不一定能够真正落实到自己身心上去。不要拿着佛法的名词,然后用自己的逻辑去组合,最后就会陷入一套自我思维体系中,而非佛法。依师、听闻,不是说着玩的。

问:师父好,我想问问什么是发愿、如何发愿?有什么形式吗?每天做功课前都要发愿吗?

学诚法师:发愿就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把它作为一个方向去努力。譬如出家人每天吃饭前都要发愿: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愿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发愿不一定要有什么外在形式,重要的是走心。人应该发大愿,每天都发愿,这样愿力才会越来越坚强。

问:法师,最近工作不是很顺利,处在迷茫期,不知道当初的选择对不对,有想过要放弃,可是又不甘心。

学诚法师:任何成功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轻易就能成功,那这件事一定没什么意思。

问:感恩老师,我平时总是记得一些过去受过的伤害,某些人对我做过的一些事、说过的一些话久久不能忘。尽量让自己想着无常,当时说出伤害话语的人已经过去了,不再纠结。可心里还是特别委屈,做不到放下,总想找人说。遇到生活中不如意的境况也控制不住抱怨,又造口业。可不说出来,心里憋得慌,该怎么看待呢?

学诚法师:心里都堆着这些,哪能快乐呢?要多想着别人对自己好的事情,多看光明面,多想自己的方向,内心才会有正能量。

问:我不想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可事情就是那么复杂。所以我一直想办法解决,可是我越想越复杂也做不到。我想要自己快乐,然而越来越不快乐。我是不是不配拥有快乐?

学诚法师:内心简单,才能快乐。事情的复杂,是因为因缘很多,而每个因缘背后都牵连着人的烦恼。不要被外在的复杂扰乱,看好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上努力,让它念念都是善的、清净的。外在事项的显现都是一时的,顺利也会过去,不顺利也会过去。

问:法师好,饮酒不算(十恶业)吗?佛教不是戒酒吗?

学诚法师:不饮酒是戒律的要求。饮酒本身并不是恶业,但由于酒后容易令人神思迷昧,烦恼增盛,说话、做事都失去控制,容易导致恶业,故戒律遮止它。

问:感恩顶礼师父,请问在承担又多又忙时,怎么做到不失对内心的观照力!弟子在忙碌中就没法让心静下来,像以前那样观照自己的内心了。因此烦躁也越来越多!

学诚法师:每件事情做过以后,要去反省、总结,慢慢觉照力就会增强。

问:师父吉祥,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得到重视,不懂感恩不是一个人的错,没有智慧的善良干的不一定是好事。法师,这种念头是否有起了分别心?

学诚法师:我们现在不可能没有分别,要先去善分别,抉择内心的善念、正念,而不是评判外在的对错。如果内心起了烦恼,事情做得再对也是错的;如果以排斥的心态而非慈悲心去指出他人的过失,目光再犀利也是错的。所学的佛法都变成了增长我执、要求他人的工具,这就用反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 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 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 这两个概念有...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问: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

【佛教词典】密教道场观

(术语)密教之世界观也。密教道场观之器世界观,空轮...

【佛教词典】意五种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

付出善举就是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