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2017/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谓“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人云亦云。“和”的观念,肯定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容纳不同的意见,于文化的发展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孟子提出“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民族文化的同化力的积极作用。

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前提。

和立身

与己和,心平气和

“与己和”就是自我内心世界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保持内心的秩序与平衡,也就是《中庸》说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与己和”需要回归内心生活,必须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心平气和。

“与己和”需要心态平和,遇事冷静。如果心态不平衡,对什么事都抱有成见,凡事抱怨,遇事就失了分寸,怎么谈得上内心秩序?

与人和,和而不同

《周易》:“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意思是和气能带来吉祥,乖张会导致祸殃。

对人和颜悦色,一团和气,自然人人乐于亲近;若是对人一脸严霜,横眉冷对,甚至一言不合就拔拳相殴,则人人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与人和”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别人,而是在与人和睦相处的同时,还要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所谓“和而不同”。

和兴家

夫妻和,其利断金

《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家是有根和有魂的,根和魂是由女人掌控;家是需要支撑的,而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爱,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一家和,黄土成金

古人经常说“家国天下”,认为“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家人齐心,相互爱护,关心支持,不拘小节,有事共担当共商量,啥事都不是问题。

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一家和,黄土成金,家和才能万事兴!

和为贵

天人和,全神贵真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天人和谐,庄子认为要达到“天人和”的状态,就需要“养神”,乃至“全神”。

精神状态能影响甚至决定形体的健康状况,精神修养到一定程度,达到“全神”还能使形体保持稳定性而趋于长生。

庄子还认为“真”是比“神”更内在于人的东西,只有守护住这一人的本质,人才成其为人,“贵真”就是珍重人与生俱来、自然天成的真性情。

阴阳和,全身贵生

老子说:“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

在老子看来,身体生命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名誉和物质财富的,耗用生命去追逐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的,所以他主张“全身贵生”。

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人体阴阳不和就会生病,只有阴阳调和,才能身体健康,精神振奋,才能“全身贵生“。

和生财

义利和,和气生财

古人云:“财乃养命之源。”又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义、利和”就是在利益与道义之间有一个平衡,追求物质财富是人的自然需求,符合道义,不是坏的,并且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反而有助于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气就是财气,和气生财,会做人才能聚财。

清末著名商人胡雪岩有“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就是坚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伤和气,十分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因为他深知一个人的信誉被损坏,对大家都不利,“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狠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

【推荐】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佛教词典】不律仪

【不律仪】 p0320 俱舍论十四卷十页云:依何边际,得不...

【佛教词典】苏利耶

(天名)Sūrya,又作苏哩耶,须梨耶。译曰日。慧琳音...

【推荐】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禅不在文字上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