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顺逆在于一念间

明一法师  2018/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很不顺。总是感觉自己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利;学习不顺利……看别人做什么都那么容易,到了自己,一切就都那么困难。

自己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所谓不顺,除了因果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观念的问题。这个观念问题就是把自己的不顺放大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我执”。因为过度执著于有个我,使得本来很聪明、很能干的他堕落到了一个烦恼的深渊。

因为我们的心向外追求习惯了,从而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在外边,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别人如何如何。他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刻,看不到别人背后努力的时刻,看不到别人在困难面前的徘徊,看不到别人在困难面前拼命的囧态。

这就是“我执”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往往总是把自己的不顺放大,甚至因此把自己的观念动摇了,把自己的内在放弃了,把自己的努力停止了,这是非常可悲哀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还不少,尤其是在初学佛者身上。

他们的特点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就想回避,甚至想出家。这可能就是社会上误解佛教为“遁世”的原因吧,把佛教的积极精神忽略了。其实佛教不是避世的场所,如果是抱着避世的心态进入佛门,将会更加辛苦。当然现实生活中,因为遁世而进入佛门的为数不少。

所以,我们不能抱着回避问题的方式去面对现实。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一切,即使是犯了法律或者是戒律也要勇于改造和忏悔,因为眼前的一切是我们自己以前一手造成的。过去的事情没有后悔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把握眼前,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对将来的负责。

如果能够把握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自己的一切真的是十分顺利。因为我们不会把眼光总是放在向外追求上面,不会把眼光总是盯着别人,而是把眼光向内观察,把眼光收回到自己的身上,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找差距,从自己的身上来解决问题。

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我们在生活中才不会总是看别人的成功而羡慕。知道自己经过努力,同样能够成功。并不会在成功后忘乎所以,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掉入沮丧的深渊,从而处于极端的自信或者是极端的自卑之中,真正地还原平常心的状态。

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修行,需要具有一定的定力,要不然是做不到的。所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就是修行自己的行为,就是一种修行。这就是生活禅中所说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所以,人生不能生活在埋怨之中,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你现在努力的话,将来就会顺利;你现在懒惰,将来必然还会不顺。即使是过去有很多的过失,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与补救。这样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否则想逃避或者是逃避是不可能的。

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即使你以前做过一点好事,今生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给你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继续努力下去的话,这块馅饼也会很快用完。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生活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学习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修行才能顺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泥泞留痕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进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见他天资聪慧...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何谓修行?何谓入道

何谓修,何谓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气,改不好的习气。...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佛教词典】二种心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

【佛教词典】耐怨害忍

【耐怨害忍】 p0883   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耐怨害忍...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破灶堕和尚

有一个灵性附在一个破灶上,以灶为身,使灶显灵。于...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

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

慧律心语

◆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