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印光大师  2018/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

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译文: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为现在的父母求福寿,为过去的祖先求超升,都可以。

然而必须至诚到极点,方才有感应。如果泛泛悠悠,那么其所得的利益,也是泛泛悠悠。回向文,应该在正回向之后,自己依照所求的心意,说几句。只是表明心愿,不必铺排文字。

你既然知道净土法门,尚且应该对一切人讲说其中的利益,令他们修持,何况是生养我的父母呢?为父母回向,固然是正理。而不劝导父母,只是自己修持,就失去真实孝敬父母的意义。

如果父母的天性与佛法相反,应当至诚代为父母念佛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然会生起信心,修持佛法。诚心所到,金石都会打开。何况父子天性,互相关联,而有不能转移的道理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至诚念佛莲已种

请看第十段:至诚念佛莲已种。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佛教词典】七宝

梵语 sapta ratnāni。即七种珍宝。(一)又称七珍。指世...

【佛教词典】十种忍辱

【十种忍辱】 p0109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页云:若别分别;...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

佛学常见辞汇(十一画)

【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

星云大师: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

有人说: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也有人说,人生如浮...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

了幻法师: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

防止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