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净界法师  2012/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生命怎么安住?这是根本问题,就是你的目标在哪里?

我们这念心的安住其实有三种:一个是住在过去,一个是住在现在,一个是住在未来。我们常说一句话:下等人是住在过去。你看我们现在今天、有昨天、跟明天,你比较在乎昨天还是明天?明天啊,那你这个人有希望哦!一个人如果老是讲到昨天、前天怎么样就完了,因为过去不能改变嘛。

你一个人老是注意过去,就失掉未来,因为你老是去注意一个你不能改变的东西,过去又不能改变,你把精神体力放在过去干什么呢?所以诸位要知道,一个人不能老是活在过去,因为它不能改变,你这样是浪费时间,你再怎么样去想它、再怎么样去努力,它永远就是不能改变。

但是你也不能活在现在,因为现在变化多端,无常变化,无常无我,你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的,一个人要活在未来,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是有无量的可能性的。所以在圣道门当中,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其实圣道门是无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净土宗是有所住。一个人完全无住,净土宗你没有办法修学的。

你说:我完全无所求,我来生求生净土也好、不求生净土也无所谓,那你这个思考模式不是修净土宗的思考模式!

正确掌握净土思想的本质,为了来生而活!我们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传承,这个传承当中,就是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它的核心价值是不同。你没有掌握住这个净土法门的心要,你怎么修呢?为什么所有的法门都要上师口授的传承?就是要把这个基本的精神把握住嘛!

你光是念佛能够往生吗?我看未必,你没有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净土宗的中心思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最清楚:

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一个净土宗的生命观,你如果真的把今生当做客人、把今生放弃了,你的目标只有一个不久莲池会上人。你把生命放在来生,我保证你一定往生!这是根本问题、安住问题。我们很多人忽略了根本,你看你把今生看得很严重,然后再来对治,怎么对治都不对,因为你刚开始根本就错误了,你就不应该住在现在嘛。

我要提醒大家,修净土宗的人不能重视今生的;讲实在话,你住在现在,你是障道,因为你这个思考模式是错误的,你不合乎净土宗的核心思想,它的根本心法是不能这样子的。净土宗是住在未来,修净土宗的人,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理念:你为了未来而活,你不是为了现在而活的,你人生的目的只是来积集资粮而已。你如果能够掌握这个中心思想,你佛号念得多、念得少那是其次了。

所以我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这句话你要参透了,那大概净土法门的核心思想就掌控起来了,净土法门你再修就不难了,但得本不愁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

【佛教词典】六识性相

【六识性相】 p0303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次言了境为...

【佛教词典】意成天

(天名)天名。离色界无色界饮食,祇以意思存在之天人...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

在家居士应具足的五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

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

一句佛号一块金,多念结成净土因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净土的念佛...

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