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宗性法师  2019/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人把“发心”作为一句口头禅。我们一出家,师父就说:“你要好好发心!”还有在座的居士们,到了庙里不管做什么事,师父都要你好好发心。

那么,发心到底怎么发呢?你的心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像发豆芽那么简单吗?事实上,发心需要培养。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信心;第二,出离心;第三,菩提心;第四,般若心。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修行净土法门要具备三资粮。首先是信,其次是愿,最后是行。我们就先谈谈“信心”。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最重要、最难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信心。你的信心生起来了吗?这需要了解三个问题:第一,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第二,你对三宝有没有信心;第三,你对整个佛法有没有信心。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想你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当别人念十年。

首先,你有没有自信心?

常有居士来找我,我就跟他们讲:“好好念佛,将来一定要往生,然后回来给我打个电话。”结果他回答我:“不行,我业障深重!”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一天到晚这也不顺,那也不顺。”我又问:“你的业障重到什么程度?有没有用秤去称过多少克,多少吨?”

这种心态很普遍。我有时候出点问题,心里也会琢磨:“我这辈子到底行不行呐?”当这些心态产生时,首先表明的就是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为什么你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呢?就是因为你老是惦记过去。惦记过去的人,是属于贼心不死的人。老是想着未来的人,是空想家。佛法让你不要寄希望于将来,也不要老惦记着过去,而要你看着当下,看着眼前。

学佛的人应该想:我现在怎么办?因为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过去有的业障,也都是过去时候的身口意三业造成的。你老是想自己业障深重,能把它想掉吗?想不掉的。你只能从现在开始,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才能让过去的东西不起作用。

换个角度,如果从未来讲,如果你想自己的未来真的有个好的去处,生命有个好的归宿,那么你也必须从现在开始种下好的因。

曾经有人跟我说:“我要去干大事儿!将来要护持佛教!”我说:“你不要说将来对佛教作什么,你现在能够为佛教做什么?”还有人说:“等我将来发了财,有了办法,一定要供养你!”我告诉他:“你供养我不行,要供养寺院。”他说:“那行,我一定要供养寺院!”

但是这么多年了,这些人老是没有实际行动。后来我就琢磨,可能他们是觉得:现在可能做不了了,还是等到将来吧。将来哪天时机成熟了,可能做个更大的事儿!

这和大家平时发愿是一样的,今天看见这个寺院不好,就发个愿:将来有钱了要护持这里;明天看见哪尊佛像不庄严,又发个愿:下次有钱了一定把这个佛像修缮好。结果是空愿发了一箩筐,实际的愿一个也没有。

愿不能乱发,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现状,认真想好。不要总是说:师父,等我赚了钱再来供养你!我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现在回去清清白白地做个好人,能够好好地干点正事!如果有人听我讲了以后,临走前能说:师父,你讲得很好!我回去要明明白白做个好人!”我是最高兴的。

所以,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未来,也不要老是惦记过去,佛法讲重在当下。而讲到当下,首先就是对你自己要有信心!你自己对往生都没有信心,自己的双腿都在打颤:“我业障深重恐怕去不了了,不知道阿弥陀佛要不要我呀?”你总是拿你的心去和阿弥陀佛的心比,这种心态是凡夫的心态,不是阿弥陀佛的心态。如果阿弥陀佛和你一样,还会有极乐世界吗?

到底有没有信心,我们此时此刻就可以检讨。我常常检讨自己,你别看我有些时候提着念珠念一念,其实心里面一不留神就会钻出个念头来:“万一念的这个阿弥陀佛不管用怎么办?”因为我们是凡夫,肯定会有这些念头出现,但只要检讨自己,就能进步。

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让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我此生一定能够成就!此生我不用坐火箭,自己去!

常常有些人想皈依,学佛。你问他:“你来干吗呀?”他向周围望一望,等没人了才悄悄说:“我想学佛。”难道你就这么点儿出息?连大声说“我想学佛”的勇气都没有?你的自信心到哪儿去了?如果有一天,你敢拍着胸口在大雄宝殿中间嚷:“我今生今世一定能往生!”恐怕你的信心就差不多了。

我最佩服六祖大师,他没多少文化。用现在的话讲,至少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没有学习过的。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祖师呢?就凭他第一天到寺院去的举动。他一到寺院门口就碰到了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吗的?”他回答:“我来作佛的!”这句话你敢说吗?

我们今天学佛,修行净土法门,你内心的底气足不足?信心生起来没有?这一关过得了,你念佛的质量就上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念佛还是做其他的,你都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指望将来怎么样,而结果是自然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生中为长者子,正值燃灯佛住世,听闻...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

外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遥远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道证法师:把世间的杂音变佛声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佛教词典】四种正修行功德

又作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载,于阿...

【佛教词典】互跪

(杂语)左右两膝,互着地而跪于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法会法语序 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

星云大师《佛教教你发财的方法》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