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净界法师  2020/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性质;第二个讲到它的强弱。都是针对各别各别的业。现在我们讲到业跟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业不是各别的,真正在生起时,会互相地激发,我激发你,你激发我。

我们看看经论上怎么说。

定不定者,为定受异熟果与不定受异熟果之业。此有四种之别:

一、顺现法受业——以猛利之意乐方便所作,现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即今世作业,今世受报。

二、顺生受业——谓由今世造业,次生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

三、顺后受业——谓由今世造业,第三生以后感异熟果之善不善业。

四、顺不定受业——谓由今世造业,而受报之时分不定之善不善业。

我们用定不定业把前面的业做一个总结。

业,从它的性质,又分成定业跟不定业。什么叫定业呢?就是它决定会让我们受来生或今生的异熟果的,叫定业。不定业呢?就是这个业没有一个主动的力量来得果报,必须要有其他的业来激发,是一个被动的业,叫不定业。简单地说,一个是主动的业,一个是被动的业。

我们来看这四种差别。看第四十页,四种差别当中,前面两个都是属于定业,它们都是一种主动的业,就是业比较强,比较主动;三、四都是属于被动式的业,叫不定业。

我们先看第一个,顺现法受业。就是在造的过程中,是以猛利的意乐,很坚固的一种内心的心情,不管善念、恶念,所发动的身口的方便去做的,那么这时现生招感异熟果报的善不善业,就是说今生造业今生得果报,这种情况不多。

我们前面讲异熟果时,绝大部分的业都是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它要有一个成熟时间。但是有一种例外,这个业太重了,太强大了,已经有一个强大的引导力了,甚至于引导到能够把你今生没有受完的果报夺过来,叫递夺。本来你还有十年寿命,但是你造这个业以后,这个业太强了,它把你今生没有受完的业先抢过来,这种是特殊的个案。

我们举一个琉璃王灭释迦族的公案来说明。佛在世时,印度不是统一的国家,是很多小国联盟组合起来的。其中有两个国家特别强大,一个是憍萨罗国,一个是摩揭陀国。憍萨罗国的国王就是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福报大,娶了好几个太太。

其中一个太太,他本来要娶迦毗罗卫国国王的女儿。但是迦毗罗卫国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家族,他看不上波斯匿王,觉得这个人脾气暴躁,但是波斯匿王是个强大国家,又不敢得罪他,怎么办呢?就想出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也埋下后来的杀机。他就把公主的婢女打扮一下,假装公主就嫁过去了。波斯匿王不知道,就生了琉璃王。

琉璃王长到八岁时,他的父亲就让他回到外公外婆的家,就是迦毗罗卫国去亲近外公外婆,顺便学习一些射箭、读一些书等等。当时迦毗罗卫国对这个孙子很照顾,把他安排在一个摩男,就是一个长者的家庭里面,给他很好的衣食,住很好的地方。

小孩子好玩,琉璃王有一天就带着他的侍从到处玩。看到一个讲堂,非常庄严,他走进去,里面很多人在忙来忙去的。有些人供养鲜花,有些人在挂那个幢幡。他就问:“这个讲堂要干什么呢?”侍从说:“你不知道,我们要迎接佛陀回到祖国来说法。”琉璃王就看到讲堂当中有一个很高的法座,特别的庄严,他就爬上去坐在法座上,很得意。就被释迦族看到了,把他揪下来打一顿。说:“你这个婢女所生的杂种,哪有资格坐这个法座?这个法座是给佛陀坐的。”

琉璃王那时才八岁,我们都知道印度对种族分得很清楚。他身为一个剎帝利的王种,竟然被骂为杂种,他觉得这羞辱太重了!就跟侍者说:“我今生必定要报这个仇。有一天我登王位时,你要提醒我这件事情。”

后来波斯匿王死了以后,琉璃王登基。他的侍从就说:“国王,你还记得吗?你当初在迦毗罗卫国所受的屈辱。”这句话激发了他过去的恨。琉璃王三次发兵,佛陀在道路中三次打坐来阻挠。前三次琉璃王看到佛陀的威德,都退兵。

到第四次,那个侍从说:“国王,我们不能再退兵了,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一定要冲过去。”冲过去时,佛陀的护法神就把佛陀拉到天空去。大军就冲入迦毗罗卫国。在经典的描述,城破了以后,琉璃王的军队在迦毗罗卫国杀了十万人,杀到血流成河。佛陀非常的悲伤,因为这个定业不可转,这是过去的宿业。

佛陀就讲了一个预言,说琉璃王灭了释迦族以后,他七日会为他业力的火所烧,直堕阿鼻地狱。这句话就传到琉璃王的耳中。琉璃王知道,佛陀是不会打妄语的,所以他就很害怕。他的侍者说:“没关系,我们租一条船到大海去,水能灭火。”在水中待了第七天时,突然间下了一阵雨,雷电交加。雷打到那条船,业火燃烧,琉璃王就现生堕入地狱。

这个是特殊的个案,说明今生造业今生得果报,不用等来生。即便他的寿命没有尽,他的业把他递夺过去。这是猛利的意乐,而且杀了很多人。因为你想,一般人看到佛陀阻止,一定会放弃的。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他的心是猛利的,一定要报这个仇,心像石头一样坚固。第二个,他杀了十万个人。心是上品心,境又是上品境,那这个业就太重了!

我们再看第二个,顺生受业。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这种情况也算重业。诸位!你今生造的业,来生马上表现出来的,也是属于重业,一般来说都是要深生好乐,数数现行。如果你要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你从内心去观察,一生当中做了很多的事情,看看有没有哪一件事情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做这件事时非常欢喜;第二个,你每天都在造作。这个业来生很容易得果报,它不用等到第三生了,来生就出现了。

这两种业都是主动的业,不必靠其他的业力来激发,它会主动显现出来。下面两个就是它的业薄弱,必须要有其他的业来激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邪淫把我们逼向堕落与灭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浅,古人曾说过万恶淫为首,这个恶不仅仅是...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问: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衍慈法师答: 你问的是...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佛教词典】口头禅

(杂语)谓不能领会禅理。但袭取僧家敷浅之常语。资为...

【佛教词典】劳侣

(一)指为烦恼所困扰、束缚之人。劳,尘劳,为烦恼之异...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命运好坏,不需要问别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

【推荐】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