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德光法师  2021/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祖师语录集,《六祖坛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翻开《坛经》,其中精美绝伦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譬喻、玄妙深奥的机锋、心领神会的对话……无一不让我们为之叹美、折服。

纵观慧能大师的一生,为求佛道,历尽艰辛。磨坊八月舂米。接法之后,又于猎人队里隐居生活十五年,食肉边菜,韬光养晦,历经了身心的磨炼与煎熬,最终机缘成熟大展宗风。慧能大师从岭南獦獠,到得法开悟,再到大开宗门,这既是时间的磨砺也是人生境界的转变。

说到人生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里面用三首宋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实禅宗里面也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禅宗的这三重境界虽然看似简单,大家也耳熟能详,但是文字背后的深义却不那么简单。下面就让末学试着与大家一起在《六祖坛经》中参悟这人生三重境界在我们生命中的真实体现。

人生第一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先说人生的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人们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为仅仅是通过现象看现象,而没有洞察到事物的本质。无著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里面说:“由离法性外,无别有诸法,烦恼即菩提。”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真的遇到烦恼了,那么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烦恼的时候尽是痛苦而没有菩提的影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般若智慧。《坛经》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众生之所以在烦恼来临的时候不能将其转化为菩提就是因为迷误,不识自心即是智慧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启人心智,洞见本性,所谓心生万法,万法也尽在心中。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亦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我们之所以悟不出这些就是因为我们般若智慧不够,看问题仅仅停留在现象本身。佛之所以了悟,是因为般若圆满。

提到般若,末学想问在座的居士一个小问题,释迦摩尼佛的母亲是谁?有人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当然是摩耶夫人,也有人说应该是摩诃波阇波提。其实,这两种答案都不对。摩耶夫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母亲,摩诃波阇波提是悉达多太子的姨母,也是他的养母。

而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母亲是般若,因为要成佛,必须证悟般若,有了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经典里讲:“般若者,三世诸佛之母。”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说到般若也许有人会问,般若不是不可言说的吗?怎么《坛经》里还会专门有一品是<般若品>呢?其实是这样的,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文字虽不是般若,但是一种方便,犹如舟筏,观照是种实践,犹如驾驶。

证得实相般若,就如同驾驶着舟筏到达了智慧的彼岸,离言说,绝文字,圆明寂照,不生不灭。

说到这,也许有人又会有疑问了,既然般若是离言绝句的,禅宗也号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那么为什么禅宗又留下那么多的祖师语录呢?其实,这就涉及到禅与教的关系了。所谓“在心为禅,出口为教”,也就是说,心中悟入了佛法,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就是禅;如果讲出来,写成文字了,这就是教。

禅宗虽然不立文字,但是也不离文字,不住文字,不舍文字。《坛经》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过去的祖师们棒喝、脚踢、举拂子、扬眉瞬目、举手投足,这些形体语言,体态的文字。无非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法门,如同指月之手。没有般若这只手,一般众生是很难自己找到月亮的。所以没有般若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生第二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说完人生第一重境界,再讲讲人生第二境。想要达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应该怎么做呢?刚刚说了,之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是因为智慧不具足,那么智慧从何而来呢?有人说从禅定中来。那么什么是禅定?如何修习禅定呢?很多人一说到禅定,就想到打坐。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看看《六祖坛经》里面的一段对话。

当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慧能大师,他说:“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您有什么高见?”六祖大师用了短短的八个字,两句话,回答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这句话非常重要。慧能大师告诉我们,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

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为什么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就告诉我们,参禅不一定非要打坐,禅不在坐卧,而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我们只要守住自心,行住坐卧不废其功,这样天长日久,功夫纯熟,自然可以明心见性。本自具有的佛性,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有一则公案,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归宗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山容纳芥子,是无有疑问的。可是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个是否妄言妄谈呢?”智常禅师轻轻一笑,转而问道:“听说你读过万卷书籍,不知道是真是假?”李渤说:“当然是真的!”

智常禅师问李渤:“你脑袋子只有一个椰子的大小,你所读过的万卷书籍现在都安放在何处呢?”李渤听后当下大悟。李渤被事物大小所迷,不能悟入中道实相,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参禅修慧,悟入了中道,那么自然就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其表象所欺惑,故而可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这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慧能大师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诶?”就是对第二重境界最好的写照。

人生第三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慧能大师没有在第二重境界过多停留,而是很快就进入了第三重境界。他在听闻五祖大师为其讲授《金刚经》而大彻大悟后感叹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告诉慧能大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习佛法就是要找回自己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本来具足的自性。这第三重境界就是一种任运的境界,所谓“任运”即随顺诸法自然而运作,不假人力造作之义。这种任运的境界是以菩提心做基础的。

不仅不住生死,而且不住涅槃。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盘,就是要有慈悲之心,常住娑婆,救度众生。这是悲智双运的中道实相境界。《宝积经》云:“真实正观者,不观我、人、众生、寿命,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黄檗禅师开田种菜,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这些都是禅,禅离不开生活。一旦进入了第三重境界,那么就时时处在定中,不修亦修。

就像慧能大师告诉惠明的那样:“不思善,不思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也许有人又会问了:佛法不是要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吗?慧能大师怎么会让我们不思善恶呢?举个例子来说,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半边,黑暗的半边不是月亮,明亮的半边同样不是完整的月亮,都非本来面目。无遮无碍一轮孤悬,任其风云往来,才是月亮的本来面目。

其实进入第三重境界后不是让我们没有是非观,而是洞察了事物本质后仍然顺着法度规律去行持。六祖大师在《无相颂》中说到:“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要体现恩的准则,就要孝顺父母。要体现义的准则,就要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别。不过这些说起来简单,真正落到实处却很困难。

给大家讲个故事,过去有个人非常孝顺他的老父亲,也信佛很多年。他老父亲去世后他就请高僧来为父亲念经。他问大师做这场法会需要多少银子?大师说需要十两银子。

这个人就说您能不能给我打八折?大师慈悲,说:“那好吧。”大师念完经,回向道:“佛祖保佑,愿老人家往生东方极乐世界。”结果孝子一听不干了,人死之后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为什么要往生东方极乐世界啊?是不是念错了?

大师借机点化他,说:“你有所不知,往生西方需要十两银子,你打八折我只能送他到东方了。”孝子说那不行,我这么孝顺,怎么能因二两银子让他老人家去错了方向?于是补了二两银子,大师继续回向:“佛祖保佑,保佑老人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下念对了。孝子刚要高兴,只见他老父亲一骨碌从棺材里坐起来了,指着孝子破口大骂:“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为了省二两银子,害得你老子我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

这是个笑话,故事中的高僧不是计较二两银子,而是借机点化孝子。故事中的孝子很愚昧,嘴上挂着孝顺,挂着修行,真正遇到问题了却做不到。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佛法真正实践起来很难。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着烦恼、忧郁、压力、苦闷,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在烦恼之中,让我们觉悟的菩提之花绽放。我们要养成菩提智慧,终究是离不开自己内心的。惠能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我们的菩提自性本来具足一切般若智慧,只是上面沾染了许多尘垢,所以不能熠熠生辉。通过不断的修行,哪天尘垢除尽,心体无滞,自然就能体悟桶底脱落、撞破虚空、来去自由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如果人人都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么我们整个世界就会处于一片清静与和谐之中了。

结语

以上就是《六祖坛经》中总结出的人生三境。其实第一重境界也可以看做是身心迷茫的凡夫境界;第二重境界是通过修证,具备了一定的智慧,悟透本来的贤者境界;第三重境界就是具备胜义菩提心,悲智双运不舍世俗的圣者境界。

夏天,秋天,静静交接;过去、未来,轻轻重叠。时光,就这样,在兜兜转转间一去不返。不知不觉中,诸位就跟末学一起体验了《六祖坛经》中的人生三境。合上卷本,我们仿佛仍能够感受到慧能大师的那种睿智洒脱。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果我们能够识破自心,则如同仰天望月,不管水如何波澜,月亮都一样明澈。除却乌云,则自然清净无为,和谐无碍。

最后,末学用《坛经·咐嘱品》中慧能大师的一个偈子供养大家作为今天的结束:“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的十个好习惯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天堂净土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

【佛教词典】身云

即比喻佛身无量无数无边际,或喻示现种种之身荫覆众生...

【佛教词典】如如佛

1、觉悟如如之理的佛。   2、佛体即是如如之理。...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

我身边的素食店

半年前,小区里开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

佛教寓言故事系列

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