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识学的精华

惟贤法师  2022/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时,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识发展为百法,其中有为法共九十四种,无为法为六种,将心法、色法等分类,详释其定义和作用。心法与色法统一,其中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包括胎、卵、湿、化等各种生命,器世间包括山河大地等各种环境。从宏观上讲涉及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的范围,以现代语讲就是整个四维以上的时空。

这种根身器界都由心识所变现,心物不可分离,所谓心、物一元,心、境不二。《华严经》讲的法界观即理可摄事,事通于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多相摄,大小相融。如称芥子可以纳须弥,须弥可以入芥子,由微观到宏观的境界非常广大。

二、人体和生命的奥秘

有情身体的组合即是“五蕴”(又称:“五取蕴”,有情执受积集所感),即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此五种要素,概括起来就是色、息、心。色就是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息代表呼吸的气息;心指整个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色息以心摄持为主,一期的生命存在于业力,由业力决定寿命,有寿命即有呼吸和温度存在。假如人寿当尽,最后呼吸与温度就都随之消失了,色身虽坏而生命是不会灭的。

本识的种子存在,发挥着潜能,根据业力又有不同的根身器界变现。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为种子;缺缘现行,种子即潜伏,此潜伏的能力,仍相续不断。以生灭故非常,由相续存在故非断,非断非常,空间宽,时间长,生命延续流转,成为有情和宇宙的基本原因。唯识学称此为阿赖耶缘起,此阿赖耶缘起就包括业感缘起,十二因缘的三世流转现象,就体现了业力不灭的道理。

三、世出世间诸法真实相

唯识学家根据诸法三自性说明世、出世间诸法真实相。其中“遍计所执性”,指众生由于迷情,妄计主观、客观为我,生起我、法二执,实无我体、法体可得。此执以第七末那识为主,在意识上产生的虚妄分别执有实体成遍计所执性,此属染污性,为生死流转的根本。

“依他起性”属于因缘生法,指有为法的一切现象,包括因缘果,由于是生灭法,如梦幻泡影,幻有而非实有。因缘生法通于三世,扩大其范围,充满空间时间,法法相望都有密切关系。此依他起性,带有六识妄见,属染污性的;若听闻正法,熏习善法种子,逐步增进,根据修行阶梯,由染转净,在转化过程中,净化生命,履行正道,逐步深化,成就福慧圆满的法身,即“圆成实性”。玄奘法师阐明中道了义之教,即根据此“三性”之正理。

四、生命进化的阶梯

佛教提倡净化心灵,实现由恶转善,由邪转正,由染转净。心灵净化也引生语言和行动的净化。修学大乘菩萨行,据华严、楞严等经,需经历五十五位,唯识学概括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核心在拔度众生,完成佛道。修学过程中,必须积累福德与智慧资粮,发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勤修四摄六度之行等菩提因,以至圆证菩提之果。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净化自己和世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贤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祈祷有用吗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佛教词典】识海

(譬喻)藏识之海也,称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

【佛教词典】具足轨则净命

【具足轨则净命】 p0825   瑜伽四十卷七页云:又诸菩...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佛陀时代,有修习外道法门的五位兄弟,生活贫苦,因此...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

发愿

佛教常说的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

大安法师:只拜西方三圣就行吗

问: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圣外,还有药师佛和地藏菩萨...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