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净界法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软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

智者大师到了天台时,没有马上盖道场,他结了几个茅棚,主要选择自修。去天台山之前他先到佛陇山,结了几个茅棚,修法华三昧,跟所有弟子们拜佛、经行、诵经、修止观等等。

有一天在三昧当中,突然间“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这就是大丹将成,群魔环绕。一个人要成就大功德之前,在《楞严经》上说一定要先破魔。因为他从生命的一个水平要提升到另外一个水平时,一定要先把障碍破掉。

用什么方法破魔呢?安心空寂。《法华经》的思想,一心三观很重要。安心空寂,不是跟外境对峙,那是第二义谛。真正的第一义谛是不随妄转,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要知道所有的外境都是虚妄的,只要不跟它感应,它自己会消失掉的。

为什么外境会变得那么强大呢?《楞严经》上说,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这个人对我伤害太大了。错了!他对你的伤害是你给他力量的,是你攀缘他。所有外境的力量都是自己定义的,它对你重不重要,也是你说了算。你把能量收回来,正念真如,不随妄转,它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按照天台教观的意思,我们不能够去改造人生,但是可以去解读人生。

人生因为业力的缘故不能改变,不会因为修了法华三昧,过去的业就不认账了,没有这回事。但是面对事情,你的处理方法可以不一样。也就是说,它跟你之间没有互动,你不是把它消灭了,而是跟它互动的那条线被你切断了。你的心开始内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过去为什么受伤呢?因为向外攀缘,跟它感应道交。外境要伤害你,要有一个过程,要有一个桥梁,就是要等你把心释放出来,就是说业力必须跟妄想结合才能构成伤害。你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时,只有业力,它不能构成伤害,因为它没有办法感应。所以这个魔没办法了,就自己消失掉了。这个叫硬贼,我们再看软贼。

魔王看到硬贼伤害不了智者大师,就用感情来触动他,变成他过去的父母师长的相状来依靠他,来拥抱他,来哭泣,希望能够触动他的感情,破坏他的禅定。智者大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他也是一样正念真如,观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这些都是虚妄的因缘假相,不迷不取不动,它自己就消失了。这时就是强软二贼,所不能动。

一个人当他突破了魔障时,就说明他的太阳准备出来了。这个时候,“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合理地推论,他应该得到根本禅了。前面只是得到《法华经》的前方便,从他能够怖魔的过程看得出来,智者大师这时正式契证法华三昧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

大安法师:念阿弥陀佛一切魔不得其便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依报随着正报而转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

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

或问心念纷飞,当作何方便?予曰:佛言心者,制之一处...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修止观,先修止。 系缘守境止: 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

【佛教词典】四依

梵语 catvāri pratisaranāni。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

【佛教词典】匮乏不喜足过失

【匮乏不喜足过失】 p1296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衣钵...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