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净界法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软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

智者大师到了天台时,没有马上盖道场,他结了几个茅棚,主要选择自修。去天台山之前他先到佛陇山,结了几个茅棚,修法华三昧,跟所有弟子们拜佛、经行、诵经、修止观等等。

有一天在三昧当中,突然间“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这就是大丹将成,群魔环绕。一个人要成就大功德之前,在《楞严经》上说一定要先破魔。因为他从生命的一个水平要提升到另外一个水平时,一定要先把障碍破掉。

用什么方法破魔呢?安心空寂。《法华经》的思想,一心三观很重要。安心空寂,不是跟外境对峙,那是第二义谛。真正的第一义谛是不随妄转,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要知道所有的外境都是虚妄的,只要不跟它感应,它自己会消失掉的。

为什么外境会变得那么强大呢?《楞严经》上说,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这个人对我伤害太大了。错了!他对你的伤害是你给他力量的,是你攀缘他。所有外境的力量都是自己定义的,它对你重不重要,也是你说了算。你把能量收回来,正念真如,不随妄转,它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按照天台教观的意思,我们不能够去改造人生,但是可以去解读人生。

人生因为业力的缘故不能改变,不会因为修了法华三昧,过去的业就不认账了,没有这回事。但是面对事情,你的处理方法可以不一样。也就是说,它跟你之间没有互动,你不是把它消灭了,而是跟它互动的那条线被你切断了。你的心开始内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过去为什么受伤呢?因为向外攀缘,跟它感应道交。外境要伤害你,要有一个过程,要有一个桥梁,就是要等你把心释放出来,就是说业力必须跟妄想结合才能构成伤害。你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时,只有业力,它不能构成伤害,因为它没有办法感应。所以这个魔没办法了,就自己消失掉了。这个叫硬贼,我们再看软贼。

魔王看到硬贼伤害不了智者大师,就用感情来触动他,变成他过去的父母师长的相状来依靠他,来拥抱他,来哭泣,希望能够触动他的感情,破坏他的禅定。智者大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他也是一样正念真如,观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这些都是虚妄的因缘假相,不迷不取不动,它自己就消失了。这时就是强软二贼,所不能动。

一个人当他突破了魔障时,就说明他的太阳准备出来了。这个时候,“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合理地推论,他应该得到根本禅了。前面只是得到《法华经》的前方便,从他能够怖魔的过程看得出来,智者大师这时正式契证法华三昧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佛教词典】降魔

(术语)降伏恶魔也。佛将成正觉坐菩提道场时,欲界第...

【佛教词典】十六天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迹般生还

我叫陈兆启,31岁,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在蔬菜批...

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厌离娑婆的

我们读天台教观,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孔子拜师的启示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然而,孔子并没有...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