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净界法师  2023/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们常常说,调伏攀缘心最好就是把真如给唤醒,就回光返照,它关键是怎么唤醒真如呢?这有点笼统,其实它是可以从六根进去的,因为你六根就是真如的对外的六个窗口,那么在《楞严经》它特别强调耳根,因为耳根是最容易去修圆通的,它理由很多,我们这里就不说了。

那么耳根的圆通,它第一个初于闻中,第一个,你要锁定你的所缘境,你不能够广泛的对六根,那你这样就修不起来,因为你一定要集中一个根,从听闻当中的耳根下手,怎么下手呢?两个重点,第一个入流,第二个亡所。入流就是你的观照力,《法华经》说到底还是你的内善根是关键,内善根是怎么来的呢?当然了,不是你整天坐在那打妄想,你要能够学习《法华经》,大乘佛法的不思议境,你要有清净的传承。

那么你学习《法华经》以后产生内观,内观以后就怎么样?慢慢的入于真如佛性之流,我们凡夫的内心是入于打妄想之流,颠倒妄想之流,就是顺生死流。那现在回光返照,入流,就透过内观开始回光返照,进入了真如法性之流。那结果呢?结果就亡所,亡所这个耳根的所皆境是什么?它的所是什么?当然是声尘,就是我们的耳根,无量劫的流转到现在,我们没有一个耳根是清净的,因为沾了太多灰尘了,我们过去生喜欢什么样音乐,讨厌什么音乐;我们过去生喜欢别人说什么样的话,讨厌说什么样的话。那么这个就坏了耳根,那怎么办呢?我们回光返照以后,回到真如的理性以后,欸,就内调心识,外脱声尘,向内消灭攀缘心这个根本。

我们常常说过,消灭攀缘心就是忆念真如,就是你不断的告诉你自己,我的攀缘心是不存在的,我内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我干嘛去攀缘?我们为什么喜欢攀缘?诸位,你想想看,为什么你喜欢攀缘?因为你认为外在的人跟事会给你快乐,你这样认为,就是快乐是追求的,这个是我们生命最大的错误。

快乐是可以追求,那你就不要修行了,你去追求就好了,那就各凭本事了,欸,那这个人会成功,跟他追不追求没有关系,他如果有福报,他不求,它也会出现,他要没有福报,你怎么求也没用。所以就追求只是一个助缘,但是我们一般人不知道,就是说,其实我们内心本来具足,你不需要追求,你只要去修,比方你喜欢福报,欸,没关系,你不要去追求,你也不要去跟谁去搞好关系,都不需要,你去修布施,你这个布施的业,它是修德会去创造性德,你就把你心中的布施功德就显现出来,这很简单,跟你追不追求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过去的错误就是认为说,所有的快乐是追求来的,这个观念你一定要改,否则你就很难修行了,这基本观念就是,何期自性,本息具足,记住,快乐是你自己的自性功德显现出来,是显现出来,不是求来的。是因为你修布施,去熏习你的自性清净心,然后你这个布施的善业,去启动你内心的布施的功德,而显现出来让你受用,这因缘法是这样解释的,跟你追不追求没有关系。

所以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就把你那种攀缘的心识消灭了,也同时把你耳根所累积的,那些垃圾的声尘也脱离了,所以内调心识,是外脱声尘。所以它这个地方入流亡所,它关键在入流,就是透过显真来破妄。

好,我们再往下看。那么入流亡所是一个基本概念,那再深入的时候,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随着我们观照力的增长,所入的真如法性不断的深入,深入以后,你又产生一种寂静的力量,就是把那个攀缘心给消灭了,或者说调伏了。那么所入的真如法性的力量加强以后,消灭了攀缘心以后,他会出现两种情况,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耳根的声尘就是动相跟静相,动相就是有声音,静相是没有声音。欸,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耳根的功能,因为你听得到没有声音,所以有声跟没有声这两种相状,你在寂静的心中清楚分明,关键是不生取著,了了分明,不生取著。

这个是很重要的中道实相,就是在不坏六根的功能情况之下,去消失攀缘心,我们以前修行就是错认消息,要么就是著有,要么就跟声闻人一样,就是受到痛苦就偏空,所以我们以前修行就是走极端,要么就一路的追求有相的因缘,搞得自己六根都是垃圾。要么就火大了,就把六根给关起来,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跑到深山去了。这个都是不可能产生六根的,你这种人跟佛道都没有关系的,完全没有关系,你这样子充其量到辟支佛。

六根的功能,我再讲一次,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你把攀缘心改变就好。所以它整个核心思想在于,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当然它的所缘境是耳根,我们也可以举一个例子,举眼根的例子,你看那个百丈禅师,百丈禅师他出家以后,他去亲近马祖道一禅师,他有一天跟他的师父,两个都在山林中经行,突然间有一群野鸭子,在他们两个前面就飞过去了。

马祖道一禅师就故意问他,说前面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回答,是一群野鸭子。到哪里去了?百丈禅师说,从前面飞过去了。这个马祖道一是开悟的人,他马上抓这个机会,来考验他的中道观慧,他说,真的飞过去了吗?百丈禅师说,真的飞过去了。这个时候马祖道一禅师,就捏了一下百丈禅师的鼻子,把他捏痛,在痛的当下,当下开悟了。

这什么意思啊?他的眼根看到了野鸭子,这眼根面对色尘,我们一般人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执著,哦,这个影像就留下来,欸,到了晚上还回忆说,你看,我早上看到这个野鸭子,这个野鸭子颜色可漂亮了,就著相。好,你就坏眼根,你在生命当中产生一咱错误的记忆,就留下你未来起烦恼造业的根本,你要么就是完全把影像给关闭。

那么他为什么把他鼻子捏痛呢?就是保持觉照,就是当你的影像过去以后,你不要坏你的明了性,这样懂吗?就是你在离相的时候,你不能破坏你的心性,这一点禅宗分寸把握的非常好,以前的我们那个老和尚,那个达公,他常说,他说我们的心是灵灵觉觉的,你可不能把它修成了一滩死水。就是说,你在调伏烦恼的时候,你是转变它,你不能把心性的这种明了功能给破坏了。

所以诸位,到底你有可能是走上,中道的《法华经》的实相,还是你未来可能要先,走上曲折的三乘的空性,再回小向大,关键就在这里。就是马祖道一禅师,捏了百丈禅师那一个鼻子是关系,就是你知不知道痛,就是你的觉性还在不在?就是你在脱离六尘的时候,你不能够破坏你的那个明了性,这样懂吗?叫即空即假即中嘛。

我们以前处理过去的影像,就是用极端的手法,欸,这个影像对我来说这种痛苦回忆,我把它断灭。那么你把这个影像断灭的时候,你也错损菩提,你把你的心性的功能也断了。那你老是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你这个叫做因地不真,你没有合乎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实相,那你就不可能得到六根清净位了,没有六根清净位,你当然也不可能是有法身,不可能。诸位,你因地用什么方法处理烦恼。你的果地就是这样子相应了。

所以诸位。离一切相,你的心还能够即一切法,你才可能有中道的眼耳鼻舌身意出来,就了了分明,不生取著。所以,我再讲一次,六尘的影像没有一个是错的,它会伤害你,是因为你攀缘它,不要想把任何影像断灭,因为你断灭影像这种心态,你也把你的心性给断灭了,因为这两个是在一起的,就是注意,离相,你只要无住,这个影像它自己会脱落。

因为他本来就不属于六根的,就是外在的东西你本来就没有,它之所以沾附在你的身上,是因为你执着它,那你只要把那个执著的攀缘心消灭了,它自己会脱落,而这样子的脱落,它不错损菩提,不破坏你的心性,在你未来就会进入到中道的六根清净,你也可以讲变成中道的法身,你为什么能够在法身当中普门示现、寻声救苦,就是你一开始就是走中道路线,所以这个地方叫做耳根清净圆通。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

【佛教词典】宿债

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

【佛教词典】等流

【等流】 等者等同之义;流者流类之义。等流,即同一流...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

抑制我们的怒气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