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密参老和尚  2023/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成就。我们参禅念佛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修行不知里边的甘苦。起疑情不会起,参话头倒成了念话头,前念话头一过,后念妄想就来了,什么贪念、瞋念、淫念都有,难啊!但是要有耐心,要逐步逐步前进,翻来覆去的追究。念佛要集中在耳根上,久久力量日充,要把疑情生处转熟,转成和妄想那么熟,行住坐卧就是它,乃至做梦都是它。

你这个一熟呢,那个无始以来的妄想就生不起来,话头熟了,妄念少了,功夫就升华了,这是个长远期。虽在静中能够持住了话头,再看动中是否也能保持,开了静出了禅堂,行香、吃茶、吃饭、大小便时,再看看你的功夫如何。定中有十分功夫,动中往往难保七分,特别是病痛和临遇到挫折时,命终时更难把持。功夫,要确实下一番苦心,没有功夫是得不到受用的。

妄想有粗有细,你把话头持住粗妄就歇下来。这粗妄一歇,就得一分自在,一天到晚清凉自在,行起香来两只脚好像没有一样,轻飘飘的,坐香也觉的身体很轻,羽毛一样。到这地步还要努力用功,有的人自满了以为到家了,不行!不用功会退失的,粗妄还会起来。因为没有断,只是伏住了粗妄。有道心的人知道这是半路,要努力向前,起疑情照顾话头,不让这段风光走过去。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一是推想这时功夫到什么程度,话头提不提无所谓,提话头不过是除除妄想,现在心里也得到一点自在,他就把这些见闻觉知搬来,对照这点清净的境界。

二是认光影门头,什么是光影门头?就是静中有点把握,再往前疑情似有似无,出现点境界见到光明或如同日光、或是忽然空了,生起欢喜,执著一起,不能前进,时间一长,会出毛病,还有人见到佛菩萨像生欢喜,见到凶境界生怖心,这是错误的,住则着魔。不睬它,不取不舍,方得正定正受。

参禅是无为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圣相凡相都是假相,不要生执著心,要在这里走过去。静相、动相都不住,正念就现前了。三昧正定就是根尘脱落,十方圆明,了不可得的无境界的境界。再往深用功啊,那功夫可以达到动静一如,昼夜一如,这才谈到成团成片。这是修行的路程,我们初用功应当知道这些境界,免走弯路。

初下手用功夫,以妄止妄,出新功夫,不用力不行。“念佛是谁”得微细微细的审察,不停追究,他嫌费力,何不轻轻罩住它?看死话头就行了,如果是老用功的过来人,开悟了,罩住也行,不罩也行,无念,有念都好!明白以后处处皆是。我们谈的是没有明白时的功夫是有差别的,没有明白,看不住话头,久成死水。时间一长堕于无想,堕于无情。

我们访师寻友,朝山拜佛就是为心地上这一点事,少走弯路,当年亲近虚老,虚老这个老人家真是大善知识,你一开口他就晓得你功夫用到什么程度,告诉怎么样,当下使你冰消瓦解。这个法身父母真是了不得,非是世间父母可比。我在广东亲近虚老三年,受到的法益是无法回报的。

古人一闻千悟也是经过多少年的修持,长庆祖师坐破七个蒲团,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是大作家八十还在作本份事,可以想想这不是什么小事,这是天下最大的事。

佛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深居皇宫,世间欲乐应有尽有,能够视功名利禄如镜中花,水中月,弃王位为众生而悟道,这是惊天动地的悲心,我们看到佛陀这样发心成道,不惭愧吗?精进吧!修行要靠自己发心才行,依靠别人靠不住。世尊比别的佛愿小吗?阿难和佛是兄弟,最后还是阿难发大心自己成就的。要发大心,自度、自度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

打坐不是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第二个七明天过一天,后天晚上就圆满了。因为七打得顺...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无处青山不道场

赵州禅师(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号从谂。他幼年...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佛教词典】摩怛里

(异类)Māt?,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

【佛教词典】果报土

(界名)天台四土之一。实报无障碍土之别名。证悟中道...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往生则必证不退转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怎样随喜才能真正获得功德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著...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