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净界法师  2023/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乘思想为什么要强调福慧双修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穷子大乘善根退失了。所以蕅益大师给他四个字,叫做“小智德薄”。就这个穷子在整个三界的轮回当中,不断地轮回、不断地轮回,经过老病死不断的折磨,他的中道思想消失了。

一个人,大乘善根是需要保护的,特别大乘善根不能给他太大的痛苦。稍微痛苦其实是一种激励,但是你超过他的忍耐范围,一个人“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谤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所以,大乘思想为什么要福慧双修?因为一个人受到极大的痛苦,他一定会生起偏激的思想,一定会的,没有例外。他要么就是着有,就拼命地修福;要么就偏空,他完全放弃。你把他逼到身心到了极限的时候,他就完全放弃,他不会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心一定是在安稳的状态。

所以大乘佛法,你一旦福报耗损完了,你就是危机的开始了。大乘佛法,一个初心菩萨,是需要福报帮忙来资助的。小乘不需要修福报,因为五浊的障碍不会障碍你出离心。你烦恼越重,痛苦越深,越激发你出离心。大乘佛法不可以!大乘佛法的初学者一定要福报保护的。

所以你看所有的净土,只要摄受大乘的凡夫,他一定把净土弄得非常的安稳。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当然,你到了初地菩萨,你内心无所住,那对你来说痛不痛苦根本不算个事。但是凡夫就不可以经历太大的痛苦。

所以,这个穷子的大乘善根,虽然栽培了两万亿佛的因缘,但是禁不起生死轮回的折磨,所以看到华严会上的那些大菩萨的境界,还是一样,“心怀恐怖,疾走而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推荐】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

享清福最难

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1.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芝麻紫菜补钙不输牛奶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固定印象:说到补铁就想到猪肝、提...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佛教词典】半超

(术语)谓乐慧不还果之圣者,于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

【佛教词典】贪行补特伽罗

【贪行补特伽罗】 p0978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贪...

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闲旷俗心,寂定炼金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我们看第三段,修行布施的差别内容。这个地方有三段:...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 壹前言 净土思想并...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净土圣贤录》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净土圣贤录》初编者际清居士彭二林评论道:...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