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良因法师  2011/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不论在道场里还是道场外,已经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而今学佛的人多是女性,习气的深重时时表现出其丑恶的女人态。

1、攀缘。很多人喜欢逢迎法师,尤其是外来的客座法师,接到家中大兴供养,召集信众聚集家中请求开示,过几日再求新缘,荒废时间及精力,不参究半点佛法,并乐此不疲。

2、赶场。逢迎法师,趋近向外,不惜钱财精力护持外地道场,并且遍跑名寺,争抢与名师合影。

3、傲慢。游历参学本来是佛门的修行之一,如今却成为挑剔自己家门前道场的资本,挑剔师父的资本。有“没有令我生欢喜心的师父”一说,甚为傲慢。在道场中不随众,不听教导,嗔心时起。

4、嫉妒。见同修长进心生嫉妒,轻言嘲讽,冷语诽谤。见同修出家,不随喜分毫功德,妒火中烧,无明烦恼,损人名誉,谤人尊师。见同修护持师父,心生气恼,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欲霸占师父为己有。坏人供养,障人求法,不思解脱专营世俗之情执,实非修道人,真障道人,坏道人,业果甚可畏惧。

5、用情。遇见师父不思恭敬,护持百般皆为世间俗情。惦念师父容貌,思念师父远行,数日过日,胜过恋情。电话短信,寒暄寄语无不昭示感情浓厚,全无修道寸心。与同修争宠,以俗情揣摩师父用心,扰乱师父修行,如此何谈解脱。

6、唠叨。去道场求师问法,理应以佛法为重,闲话少说。现实是师父成为听述闲话的垃圾桶,家务事,工作事等等埋怨、牢骚一并提起,不顾师父的感受,不分时间地点,浪费他人时间。

7、痴笑。女众喜欢嬉笑、哄笑毫无节制,不分年龄大小,即使在寺院,也充满笑声,毫无半点威仪。小事大笑,无事痴笑,实不知其笑何来。若真问是法喜否?则噶然。

8、说是非。下课聚集,坐下就论彼人长短,师父长短或家人长短。悄言低语,述说不休,匆忙之间还要叮嘱“莫外传!”岂不知声传法界,有谁不知!

女身是业果,岂能再不自重。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莫误人误己,莫做障道人。欲改女人态请看《大爱道比丘尼经》中之“女人八十四态”,要心生惭愧,莫枉费“修行”二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佛教词典】药叉持明

(异类)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南方,是增长天之眷属也...

【佛教词典】比量

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墙见角,比知有牛...

吸烟的二十过

1、护法善神发怒远离,冤魂魔障如蝇附烂肉聚于此人;...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一转念天堂地狱就在眼前

古时候的得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星云大师《佛教奇事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证严法师:学佛

学佛者,最重要是培养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