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元音老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  2011/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 傅大士偈语

傅大士这首偈看起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还好懂,我们从桥上过去了,但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空手”怎么就是“把锄头”呢?“步行”又怎么说是“骑水牛”呢?这是什么道理?

有许多气功师和附法外道都胡乱解释这首偈子。他们不可能懂得,这就是佛教正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所在。

原来这首偈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是等于我们住的房子,而佛性才是住在里面的真人。众生迷于色相,就错认这个色身肉体是我,而不知佛性是何物,以致造业受报,生死不了。

这首偈就是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临济大师说:“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就是说我们肉体自己不会动、不会讲话,也不会听话。我们能运动、工作、走路、讲话、听话……都是里头这个主人公的作用。

这首偈就是颂这个主人公的。

“空手把锄头”,是说你没有拿东西啊,原来拿东西的那个手(即肉体),就等于你的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你运作。

“步行骑水牛”,是说你能够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妙用,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

“人从桥上过”,肉身就比作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就要走了,就圆寂了,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人生无常。古人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个旅馆,暂时住一住就要走的。大家何必在这里争王称霸,斗争不息,杀戮不休呢!?

“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是说我们这肉身壳子是不长久的,是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这“桥”不就是在流转吗?在变化吗?“水不流”,水是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不流动的。它是亘古常存,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

这个颂主人公的偈子写得好啊!就是要我们明心见性。佛教之所以异于他教,超越外道者,其原因即在切中众生生死与还灭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见性与否。故明心见性,实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脱死之重要关键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

生死心切,将一句话头看到底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回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法。十六种前十三种...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心里的承受...

【佛教词典】净施有二

子题:真实净、展转净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净施有...

【佛教词典】任持信

【任持信】 p0633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深信有犯...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耕耘

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