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2011/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

《千手千眼经》云:“食物饮料若被下毒,至心持诵大悲观音咒,则食此物反成胜妙天食。”

《十一面经》云:“若诵此咒,则被千眼垂视,千手救护。若以此咒加持水,则凡喝此水者,业障定得清净。凡听闻此咒者或被咒声随风所触之人,亦能清净业障。”

《六字大明咒经》云:“何人若诵若作意‘嗡嘛呢叭咪吽’之明咒,能避免一切疾病之损害,并能从中获得解脱,清净一切业障,获得长寿,且受用财富增上。”

《宝箧经》云:“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使福德具足。诵此咒时,九十一恒河沙数佛陀亲临,微尘数菩萨亦亲临,且天、龙、鸠槃荼、四大天王等亲临而守护之。其人身内之一切有情能获不退转菩萨位。若身上佩带此明咒,则成金刚身,并成舍利塔,当知此理。若诵此明咒,则能具足清净之无量慈心、悲心与智慧聚。若每日诵此明咒,则圆满六度......

“嗡嘛呢巴美吽”观音心咒,成就了五方佛的秘密,关闭了六道再生之门。《宝箧经》云:“凡听闻六字真言‘嗡嘛呢巴美吽’者,命终时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萨所引路而往生极乐世界。”麦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说:“仅仅讽诵就不被业惑所染,与七地菩萨具有同缘分,被誉为见解脱、闻解脱、忆解脱、触解脱。”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首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时是(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同见于金刚之身。又如见于舍利萃堵波,又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诵持楞严咒就是赚黄金

楞严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修学诵...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做一位「施无畏者」

人在和人相处中,最不安的就是畏惧和恐慌,所以观世音...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平常就要告诉自己,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的

过去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大将军,这个将军一生身经百...

「比丘」有三种含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

【佛教词典】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七岁...

【佛教词典】上求下化

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弥陀名号声声唤醒梦中人

《观经》告诉我们: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平凡决非浅陋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慈悲的驯服场

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

天台八教丨圆教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