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2011/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有欲望,就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就会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那将是多么苍白的生活画卷。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尺度。涨潮也有落潮时,不让欲望泛滥成灾,才是可取之举。

追求财富,占有金钱,本无可厚非。那么,富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富有,占有多少金钱才算足够?这大概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标准。坦然的人生则要把握好欲望的“横”和“竖”兩条线。

所谓“横”线是以自己的富有程度为起点画一条水平线,可以看出高于水平线和低于水平线的都大有人在。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已经是较佳的位置了。因为生活是大海,浪高浪低纯属自然,正如人们的富有程度永远不可能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一样。所谓“竖”线是以自己从前生活中的低点为起点画一条上升线,随着这条线上升可以十分清晰地表明自己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程度,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充实并满足。

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想这么做。他们从来不蓦然回首,不和自己的从前比,而是一味地和别人攀。于是,欲望的潮水只涨不落,而且一浪高过一浪。为了自己富有与享乐,不择手段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以至于让欲望的潮水冲开理智的大坝,危害社会,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规律,如同春华秋实一样不容违背。明智的人对富有顺其自然,能让欲望的潮水有涨有落,从不越位;愚昧的人对富有带有很强的野性,总想让欲望的潮水只涨不落,从不清醒。这兩种心态的人都要在生活之树上采摘果实,有度者可能尝到多一些成功的甘甜,越位者则会尝到某些难咽的苦涩。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欲望适度则为利,欲望过度则为害。人生在世,不应让欲望的潮水冲开理智的大坝,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流悔恨的泪水。清爽恬淡,笑对人生,也是一种高度的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看护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身心苦痛,特别需要关怀照料...

善知识的八种相

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佛教词典】受生

增一阿含经云:若男女共集,识未来投;或识既外投,男...

【佛教词典】无上忍

(术语)堪受真理之智谓之忍。有无上忍,寂灭忍等。无...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邪淫念头难以降伏,该怎么样解决呢

问: 师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