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要先学会对家人忍辱和慈悲

洛桑陀美  2012/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佛法,每天来皈依的人也很多,大家学佛的热情都非常高,我也非常欢喜。但是,我发现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刚刚开始学佛人的身上。

这就是:有很多人在接触佛法后,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佛上,然后就希望立即到寺院常住或是出家。其实这一点挺好的,这也是有善根、对佛法很有信心的表现。但是如果自己已经成家,就要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不要因为把精力投入到对佛法的渴望上,而放松了对家人的照顾,若因为自己形式上的学佛或是修法而引起家人的烦恼或是家庭的不和睦,这不是佛教的行为,也不是正确学佛的方式,这样就不好了!

学佛,是按照佛的说教去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断除烦恼,斩断轮回。佛生于人间,成佛于人间,如果心里没有慈悲利他心和出离心,没有舍弃贪念,即使天天常住在寺院或是出家,做着修行的表面功夫,也仍是俗人一个。

我们学佛后,不仅需要进行佛法具体的修行,还要思维佛法的义理和精髓,进而改变自己的内心,然后自己的整个人才会发生变化。

当你变得很慈悲、很愿意付出,帮助别人也不需要得到回报;以前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让自己很生气、很计较,现在能够宽容、不再计较;会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更融洽,别人也会很喜欢你,这样自己也会很快乐,这样你学佛也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大家看到你现在变得这么好了,每天都非常快乐,慢慢的,你周围的人也会对佛法有信心,你在无形当中就在弘扬佛法、帮助别人!

想想看,要是我们仅仅为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学习佛法而懈怠对家人照顾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呢?首先会引起家人的反感,觉得你没有因为学佛变好,反而变得不可理喻。要是引起家庭矛盾呢?这个后果更严重!家人会反对你、障碍你,同你发生争吵甚至诽谤佛法;其他人知道了这个情况,也不会理解你。这个时候你苦恼、有压力,或许还会很矛盾,会觉得学佛本是件好事,怎么会变成这样?也许还会对佛法失去信心。其实问题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我们学佛后,一定要修忍辱和慈悲的。先要修忍辱,我们在净化自己内心的过程中,要去掉自己的贪心、嗔心,这些都需要忍辱。在什么时候修忍辱,在对境现前的时候,如某个你特别喜欢的人或是东西出现、贪心不自觉地生起时,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克制、忍耐;如果我们特别喜欢的人或是东西被别人夺走了,或是发生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嗔恨心出现时,这个时候更需要忍辱。

其实只要境遇出现的当下就提起修忍,慢慢的我们的贪心和嗔心就会减轻、变淡,然后慈悲心就会生起,这样自己才会自在。

忍辱和慈悲从哪里开始修?从对待自己的家人开始,从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向外修。

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对外人还能忍受一点,对自己亲近的人却很容易去伤害。因为通常的时候,对陌生的人,自己会礼貌、或是伪装,但在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却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习气、显示出自私的本性。可能会希望家人多理解自己一点,多为自己付出一些,多照顾自己一下;而当自己多付出一点、多奉献一些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不情愿、很委屈。

学佛后,我们要学佛菩萨的慈悲,要修忍辱和布施,那么照顾家人就是布施。当家人对我们不理解、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要修忍辱。这样慢慢修下来,我们不但每天将家人照顾得非常好,还会在佛法的甘露滋润下,变得安祥、宁静、快乐,过个一年半载,家人一定会改变他们原来的观点,会在你的影响下对佛法产生好奇心,会支持、帮助你学佛,甚至加入进来。

而当我们出去给别人讲佛法的益处时,别人也会相信你,会欢喜地分享,大家会说:“他学佛真好,你看他的家庭多和睦啊!”要不然,当你自己的家庭一团糟的话,你出去给别人讲,别人可能会说:“你看,他自己的家里都不和睦,还给我们讲呢!”这个时候,我们真要脸红啊!

我们对家人修忍辱和慈悲了,家庭很和睦后,我们再向外修,再进一步对我们的同事、朋友等等修忍辱和慈悲,然后再扩大到对陌生的人、曾经伤害我们的人及和我们有过怨结的人,这样才是正确的学佛方式啊!

附:修行应该从做人做起

孝顺父母亲,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恭敬长辈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恩人记心中,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家庭要和睦,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夫妻常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教育好子女,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善于对待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人群中低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少欲而知足,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心地存善良,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奉献于社会,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保护好环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帮助贫穷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照顾生病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关怀所有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戒烟少饮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爱护众生命,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老人学佛有用吗?晚年犯了错如何弥补

问: 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 济群...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土豆的五大功效

土豆是一种粮菜两用的蔬菜,又叫马铃薯、洋芋、洋山芋...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审时而拿,度势而放

人世的智者,能将喧嚣的世事拈于指尖,控于股掌,不过...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

心灵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飞翔

我出生于一个比较优越的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供养佛的时候,那是法供养最。香花灯涂果啊,茶食宝珠...

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