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本性法师  2012/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此,一切有命,当听天由命。但是,中国人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契合于上面的第二种说法。

佛教核心理念是因缘说,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讲的就是:命运,其上下沉浮,取决于因与缘,取决于因与缘的好坏优劣。好因好缘,一结合,果就好就优,命运就浮就上。这也说明:命运不是固定的,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创造的。当新的因与缘被创造了,其命运的不可避免的改变也就发生。那么,旧的因与缘靠谁改变?新的因与缘靠谁创造?当然,答案是:内力——我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力——他们的加持。

由此推之:我们与他们才是命运的创造者,才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命运自己本身。命运,不是我们与他们的主人,我们与他们更非命运的奴隶。命运,只垂青于不服命运的人。基于此,佛陀不赞同甚至反对算命。虽然,历朝历代不乏高僧名僧算命,但只是以之作为方便法门而已。

在佛陀遗教中,就提醒我们:占相吉凶,仰观星宿……皆所不应。在戒律本中,算命被认为是邪命之一种。

曾经,有太白山人,说自己识天识地、知天文知地理,还擅长算命。有次,慧忠国师就问他:请问山人,你住的太白山是雄山还是雌山呢?对此,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

慧忠禅师又在土地上写了个“一”字,问之:这是什么字?

太白山人答:“一”字。慧忠禅师说:土上加“一”,应该是“王”字。

禅师又问:三七共多少?太白山人说:二十一。慧忠国师道:是十,为何非是二十一不可呢?

太白山人一时哑口无言,从此不敢自夸长于算命。当时,唐代宗在旁。代宗因此高兴地说: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因缘千变万化,造何因缘得何果。未来果永远是个不定数,当我们不断地在创造着新的因缘的时候。如果,一生命运早已定,那我们努力何用?我们为善何用?我们修证何用?我们的努力、为善、修证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为此,无需算命。算过去,已无意义。因为,过去已经过去。算未来,未来的未来,也算不准,因为,我们每时每刻的身口意作为都不断地影响着未来的走向。好好把握此刻,好好做好当下,才最重要。实在要算,自己算算自己的命,自己最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将做什么。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挖空心思勉强得到,实际上不是好事

如果命中没有,而挖空心思勉强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不是...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佛教词典】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

【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 p1241 瑜伽七十四卷三页云:...

【佛教词典】净业

(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

星云大师:前世来生,干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无我」的简单解释

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