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躯,和心爱的人分离时,难免会心生忧苦、潸然泪下,而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爱别离苦”。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分成亲子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亲子之爱与男女之爱是最亲密、最甜蜜的,一旦面临生离死别,也是最痛苦的。至于朋友之间的情感就比较淡一点,但如果是情感真挚、生死与共的朋友,分离时心里也一样会很难受。

亲子之爱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来看孩子,因为从孩子的立场来看父母,感觉上没有那么浓厚,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却非常执著,因为从小拉拔到大,在长大成人之前,总是跟在自己身边。所以当孩子的翅膀长硬了,即将离家的时候,都会舍不得,感到相当痛苦。有些父母甚至为了儿女要出国留学就痛哭流涕,这看起来虽然莫名其妙,却也是人之常情,这就是“爱别离苦”。

其实在儿女出生后、年纪还小时,父母就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孩子最终一定会离家,再怎么舍不得也要舍得。只要心里有准备,当离别的时刻一到,就不会觉得那么苦。如果平时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只是一味的舍不得孩子离开,到最后面临非舍不可的时刻,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男女之爱的别离也是相当痛苦的,通常爱得愈深,就会愈痛苦;爱得浅一些,则会好受一些。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热恋中的男女,如果不得不分离,当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幸好我是个出家人,当年跟着军队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来的时候,没有太多亲情、爱情的牵挂,因此轻轻松松就进了部队、上了船。可是我记得当时看到好多军中的同袍,他们有父母、也有女朋友,所以要走的时候很难割舍。还没上船之前,依依不舍,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殷勤叮咛,上船以后失魂落魄,一直到了台湾,心里想到的、晚上梦到的,都还是在大陆的亲人、爱人,有时候还会偷偷地流眼泪,相当痛苦,这就是爱别离苦。

我想,人与之间只要有一份爱,无论是友情、爱情或亲情,离别的时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我出家当了法师,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亲人之间的分离,一开始也有难舍的感受。例如,我十四岁出家时,我的母亲因为舍不得而哭,我也跟着流眼泪。上山大约一年多以后,有一次母亲前来探望,在山上只住了一天要回去了,我的母亲虽然舍不得下山,但是又不能让我跟着回去,这种欲走还留的挣扎,也让我心里感到很悲伤。

可是我转念一想,就在心里发愿: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体来报答父母。也就是将我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世界上更多的人,使他们都能从佛法中得到利益,藉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否则,即使与父母常相左右,也不见得能有机会报恩。这样转念后,心里就觉得比较安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也就淡一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

征服自己的悲观情绪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

【佛教词典】大云光明寺

(寺名)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三...

【佛教词典】四马

(譬喻)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三十三曰:世有...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圣严法师:哪怕任怨任劳

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