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锻炼心》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客,都讲求宝刀、宝剑。宝刀、宝剑怎么制造?是由铁铸成,这铸造的过程,称锻铁、炼铁。铁可炼成好铁,再炼成钢、纯钢、精钢。在古代,是用老式的土法炼铁,讲究技术、方法,故须经由名师选材处方,同道家炼丹一样,特别着重传承,有独门祕方。铸造好的铁器,须经特别的炉火,烧炼之后,再用手工捶打。若技术不好,不仅炼不出钢来,反而会把全部的铁打成铁渣;唯有技术娴熟,才能打掉铁渣,而锻成纯钢,所以技术较差的铁匠,只能打出镰刀、斧头或菜刀等,却炼不出上等的宝刀与宝剑。同样的,人心的锻炼也要有明师指导正确的方法,在说明炼心的方法之前,先对人心作一番考察。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性格性向,言行举止,都是心在主宰。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面孔长得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一百人有一百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人也有一百个不同的心。虽然有些人面孔长得神似,或者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而分辨不出谁是谁,但只要各自的性格一表现,就知道谁是谁了。世界上找不出任何两个人的心是相同的,如果有的话,那么世界太平,而世间也不成其为世间了。

社会是群众的组合,无数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它是个大染缸。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同时为了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取生存的保障,人们学会保护自己,处处争取权益,以免于吃亏受害。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和想法,人人变得自私自利,将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利”上,各怀心眼,不能坦诚相待,俗语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为已本无可厚非,否则便无法生存;但人与人之间也因而产生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勾心斗角,扰攘纷争,永无宁日。因此,不论亲疏,非但朋友信义荡然,甚至演出父子反目、夫妻异梦、兄弟阅墙的悲剧。

人心是不同的,不容易统一的,小自个人与个人,大至团体与团体、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或人与动物之间,都会引起诸多问题,产生对抗与冲突。所以我曾以“矛盾与统一”为题,作过一次开示。

这些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归根究底,在于未经锻炼的心,变幻莫测,不可捉摸,有如野马奔逸,不易驾驭、制伏。因此,必须炼心,以期在矛盾、对立、冲突之中,寻求平衡、和谐、统一。

炼心的方法

下面讲炼心的方法,分成三个阶段及层次。

一、经由教育或宗教信仰,把歪曲心锻炼为正直心。

从生理上看,人的心脏是长在胸腔的左边,而非正中间,所以偏心是正常的,偏已、偏私,偏一家、一族,偏一国家、一民族、都是正常。歪心就不正常,歪同偏不同,歪是歪曲的意思,存心损人利已就是歪心。幸运的是,世上还是有许多损已利人的人,所谓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如圣贤、豪杰、菩萨心肠的人即是。一般人都是因为互有往来,互取所需,彼此获利,而生活在一起,称为互助互惠,但还是以利已为先决条件。比如美国的农产品过剩时便由政府津贴农户,把农地荒芜。明知亚洲、非洲由于营养不足而死者每年有数十万人,为了保障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便不得不视若无睹,见死不救,所以美国人做任何事,首先强调的是要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实际上美国已是世界上对其他落后地区最慷慨的国家了。

歪心的人,居心叵测,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不合情理的利益,如故意倒会、恶性倒闭、瞒天过海、抢劫、勒索、巧取、豪夺等罪行,他们或能获得一时的侥幸,将来如何不难逆料,纵然现世能逃过法律制裁,他们的后代子孙以及他们的后世果报,决不会有好的收场。

佛法用因果论来教育众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信奉佛法的人,知道因果轮回,不敢做违背良心的事,相反地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所以佛教的教育,可使人从歪曲心变成正直心。一般的宗教也能达此层次,此在佛教,乃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用修行的方法,把散心、乱心,锻炼成统一的心。

第二个层次的炼心方法,主要是用禅定的修持。第一个层次所依的方法是戒,戒的消极立场是不作一切恶,戒的积极立场是须行一切善。若要把乱、散的妄想心变成集中的统一心,就要用定的力量。

妄想心与散乱心为同一东西,但不同性质,散乱的意思是思想不集中、念头散漫、没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妄想的意思是不必想的而去想,不该想的而去想,它可能是散漫的,也可能是有条理的。比如有的人嗜好抽烟、喝酒、赌博、明知道这些是不良习惯,但是不抽、不喝、不赌,他心里难过,手痒痒的,尤其瘾头犯的时候,要他不做,已不容易,心里不想,更不容易了。

跟随我修行的弟子之中,有的常跟我讲,他常常会起一些不须想、不该想的事,觉得很罪过。有的则说他每当打坐、诵经时,有妄想出现,而且是犯罪的念头,他觉得很难过。我告诉他们:“不要这么想,如果能够没有妄想杂念,你的修行已经成功了;正因为在初心修行的阶段,所以无法做到专心念佛,专心打坐。”其实,平常生活中也会有坏念头出现,只是心思太杂,自己没有发觉。而在打坐、念佛、拜佛、持咒时,心较专注,头脑比较清楚,坏念头出现时,就容易被察觉了。不是自己故意要想,而是潜在的意识,在不受压制时,忽地浮动上来的。

如何对治散乱心和妄想心呢?那就要用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法门很多,其中以禅观的方法,收效比较显著和踏实。禅观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所教的入门方法是数息观。数息观就是用数呼吸的方法,打心的铁,时刻把心系于方法上,方法和心,要像猴子和链子的关系,方法不转移,就像把猴子的链子绑在樁上,使得猴子时刻不离那根樁,当心念住外缘时,立即又被拉回到方法上来,时刻把心绑在方法上,一离开方法,就马上警觉;而数息观最易让我们警觉、发现自己的是否离开了方法。

用方法能使散乱的妄想心消失,这不是说用方法来把妄想打掉,或像用军警的武力消灭土匪强盗那样,用方法就是用方法,为了用方法而用方法,不是为了要消灭妄想而用方法,最后妄想就会自然消失。

这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你可能尝到的经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不是成功;是发现更多的妄想,而不是心的集中和统一,你必须要付出耐心和恒心。

三、用禅的方法,把集中、统一的心粉碎。

炼心炼到第二个层次完成,心已能集中和统一。心如能够集中,便可减少打妄想的时间;心力专注,头脑清楚,揆之日常生活,应付裕如。做起事来条理井然,效率增进,不致了无头绪,慌张颠倒,处头蛇尾,一般人到此程度,已得很大利益,进一步由集中而达到统一的程度,就是发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道理,世间的圣贤之能成为圣贤,必定有类此的体验。

然而集中心和统一心,尚都是有“我”的阶段:能够集中的心,是“小我”的肯定;能够统一的心,是“大我”的落实。正在经验大我的统一状态时,不会有烦恼的分别心;然当你由统一心状态再恢复到分别心状态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可是,自信心越强的人,我执越重,他的“我”非常坚固,他相信自己所讲、所见、所想、所为绝对正确,他有自信他是有无限慈悲心、同情心、使命感和权威感的人。不幸的是,很多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冲突、战争、迫害,都是从此自信心出,因为强大的自信心,即是傲慢与偏激。

从佛法的立场讲,虽然要有自信心,但要无我。无我的意思是,不以为自己是全体,不以为自己是有无限力量的救济。所谓救济,是众生自己得度。所以菩萨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没有一个众生得度,这是无我。

如何能够达到“无我”的目的呢?唯有经由禅的方法来修行。禅的方法,就是把已经集中统一的心粉碎;是把坚固的我执消灭、消散,当“我”不存在了,才是大解脱,也是大落实。如果达此目的,就是要用踢翻乾坤的禅法来修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圣严法师《做好人际关系》

问: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是要...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

【佛教词典】痴灯

(譬喻)凡夫譬如蛾,愚痴譬如灯火也。止观五曰:爱茧...

【佛教词典】七种依止

【七种依止】 p0057   显扬十九卷八页云:论曰:当知...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圣严法师《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人生只是过客

在前一世纪里,有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

佛示四种云喻

佛陀昔日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众开示...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一心四种净土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净土见解,是叫做一心四种净土。...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