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用上、观念还来不及转变,就已经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收摄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内,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体器官,接触外物之后就会喜欢它,希望占有它、争取它,而无法拒绝诱惑。有时候即使眼睛闭起来了,心里的影子还在,把耳朵塞起来不听也没有用,总是余音犹存,此时就要感受一下,这种困扰的感觉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乐?是痛苦、还是享受?事实上,如果把眼睛闭起来,还是有影子在前面晃来晃去,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并不是快乐。

就像谈恋爱谈得非常入迷时,对方的容貌、笑颜、声音总是萦绕在脑际,放也放不下、丢也丢不开。即使对方远在千里之外,却好象就在眼前,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单恋,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们可以好好分析,这种萦绕脑际的影像和音声究竟是不是真的?脑海中的影像在睁开眼睛以后,可能就不见了;耳朵听到的声音只要经过仔细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脑子里的想象而已。所以,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这些都只是内心的幻觉,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还是想得很痛苦,我们可以不断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觉来享受呼吸。如此一来,就会产生移情作用,心里挥之不去的念头,在注意呼吸后可能就会转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头也是收摄六根的方法之一。我们的念头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所以当出现粗钝、强烈的念头而又无法摆脱时,就可以试着数呼吸、享受呼吸。当再有其他念头出现时,就能慢慢体会到,刚才明明还在想的事情,现在又不想了,而现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刚才的念头已经被切断,变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们的脑袋会不由自主地继续想别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这个念头本身,也会不断地再被其他念头切断。每当我们发现其他念头出现时,不必理会那些念头,还是继续回到呼吸的感觉,藉此把那些念头切断。像这样交错着把念头切断,这些念头就变成片断的,既然是片断的,那就是幻觉、幻相,便可以渐渐把这些念头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杂乱、无法控制时,拜佛也相当有用。拜佛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觉受,专注在拜下、起立每一个动作的感觉,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么拜佛也没有关系,跪在佛前专心磕头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时注意每一个脚步踏出去的感觉,当我们这么做时,会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体上,也就能收摄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心其实是向外发散的。我们要经常练习把它向内收摄回来,回到自己的呼吸、念头以及动作的感觉上。透过这样的练习,就能够逐渐放下外在的干扰,达到收摄六根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

圣严法师《人在福中不知福》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门前,虽然也曾经考虑到彼此门不...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佛教词典】因中无果

梵语 a-sat-kārya。为“因中有果”之对称。即因中不一...

【佛教词典】缚斯仙

(天名)Vasi??ha,又曰婆薮。在胎藏界外金刚部东方。...

人与人之间的道路有哪些

人生为了到达目的地,必须起程上路。路,是通往目标的...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学佛人必须远离这五种不正见

经典里面所开示的五种不正见,这五种不正见就是凡夫和...

四十八大愿——(第12愿)光明遍照十方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

佛现火光度外道

佛陀时代,私诃牒国有一座高山,名为私休遮他,山中有...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