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处处埋怨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记住的恩情总是比怨恨来得少,就如俗谚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别人对你好一点,你会希望他能对你更好一些;或是别人已经借你钱,却还觉得不够多,反过来嫌别人小气。

如果有这种想法,便是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只希望别人付出,不想回馈,而且还贪求无厌。不仅怨恨不给自己好处的人,甚至也会怨恨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不知道感恩。这种心态多半认为,别人对你的照顾是应该的,所以父母、兄弟姊妹对你好也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认为别人帮助你可以得到快乐,所以他们对你好也是正常的。以至于一旦别人的态度稍微不好,就心生怨恨。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对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怨恨。晴天时他会埋怨:「太阳这么大,是不是要热死我,为什么不是雨天呢?」雨天时则又发牢骚:「这么冷,怎么不出太阳呢?」即使四季如春,还是会埋怨节气不分明。这种人对天气、对环境、对人都不满意,在这个世界上,好象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他需要感激的,总是处在怨恨的情绪之中。

所以,忘恩负义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怨恨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怨恨心生起;怨恨心生起以后,也要想方法予以化解,才不会影响内心的平静。

消除怨恨最佳的方法,就是多从感恩的角度来看人和事。人不可能离开万物独自生存,因此生活在天地之间,包括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甚至于呼吸一口空气,都要感恩。能够如此,怨恨心就会减少,甚至于冰消瓦解。

一个人满不满足、快不快乐,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或是别人如何对待他,关键在于自己心里的感觉,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世间万法都是由心念所产生的,如果我们能感恩、知足,生活就会满足。即使已经一无所有,但如果对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甚至呼吸一口空气,都觉得满意,认为应该感谢的话,便能天天都活在快乐的世界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

上报四重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星云大师:一切因缘我均感谢

春风夏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九色鹿

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佛教词典】立参

即立地说法。又作晚参。即晚间所行之小参。通常并无一...

【佛教词典】宝授菩萨

(菩萨)三岁童子而说大乘之深义。见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让愿力强过业力

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

圣严法师《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越施越富,这已经是佛门的常识了

一部大藏经中,到处阐明着因果律,不仅在三界六道中都...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宰相之子的故事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大家吉祥。今天...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

清理七情六欲的绊脚石

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我们修道,一...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