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战斗观

星云大师  2012/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协调、起心动念之间,无一不须具备「战斗精神」。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驮、伽蓝诸大战将,以武力来维护世间和平,则群魔猖狂,善良的百姓无以安居乐业。人间是个佛魔各半的世间,光明使者往往要伴随著胜利凯旋之歌才能到来。如同今日,世界各国高峰会议,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则无争取和谈的筹码;维护治安的军警人员,若无强大的正义使命感,以及精良的战术武器,则无惩恶擒凶,降伏恶势力的条件。

然而敌我武力之战,终非究竟,骁勇善战如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广大疆域,死后帝国随即被分割;又如蒙古元朝帝国成吉思汗,战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而今战绩安在?又各国相互征伐,免不了共业缠缚,冤冤相报,徒增生灵涂炭而已。因此,在《佛本行集经》中说:「若人善巧解战斗,独自伏得百万人,今若能伏自己心,是名世间真斗士。」过去阿育王统一印度,早期南征北讨,所战皆捷,在四方臣伏之下,并未赢得百姓民心。由于高僧目犍连子帝须的度化,虔信佛教之后,政风丕变,德风远播,因此被誉为「轮王化世」。

以佛教而言,战斗力之显现,于内则为「悲心大愿」之深度开发;于外则为「坚毅不屈」之理念开展。其中勇猛无畏之代表者,如目犍连以神通威力降伏魔王;舍利弗以深广辩才折服六师外道;富楼那自愿投身蛮地,以循循善诱之耐力化导愚迷;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防范正法湮灭。以上均为佛教战斗力之不同展现。

世间最困难的战争,不在于百万雄兵对峙,也不在于敌我阵势相当,而在于内心当中的佛魔之战。因此《四十二章经》形容修行者,有若披甲上阵与百万魔军作战的勇士,心性怯弱者,大多半途而废,唯有坚持愿力者能够达到最后的胜利。又修行者要有以下几种「战略」:

一、以正见持戒为盔甲:有形的盔甲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正见的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则云:「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服。」因此,首先要有「正见」,才能走上正道;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还要持戒力行,才能圆满生命。

二、以智慧方便为刀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安处不动,犹若金刚;以智慧箭,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荷负一切,令诸众生皆得解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手持宝剑,即象征以智慧剑斩断烦恼魔军。因此,《佛遗教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所以,有智慧才能斩断烦恼的荆棘,建设心灵的殿堂。

三、以精进勇猛为力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求菩提时,擐精进甲,以大誓愿而为器杖,日夜精勤,增长功德,犹初白月渐渐圆满。」凡事能精进勇猛,不生畏退,必能克服困难,成就胜果。

四、以慈忍大愿为战术:《忍辱经》云:「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又云:「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具足大力,能成就世间一切的功德。

佛陀对于统理万民的国王,也有五点开示:「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谏,无受谗言;五者、少欲戒贪,心不放逸。」是则仁王治世,文武兼备,则无有邻国怨敌。

五、以戒定慧为统帅:《维摩经》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心地的污垢;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以戒定慧三学做为我们与烦恼战斗的统帅,可以降魔,可以获得无量的圣财。

六、以八种正道为大军:八正道是离苦得乐之道,是转凡成圣的途径。正见,因缘果报、善恶业力、无常苦空;正思,喜舍、慈爱、巧慧、结缘;言语诚实、柔软、爱语、善言;护生不杀、布施不贪、持戒不淫、惜福物资;从事合理的经济生活;精进的增长悲智,断除贪瞋;以四念住做为安住身心之处;以见性悟道的正定,开启般若智慧。依戒定慧为统帅,领导八正道的大军,是吾人防守六贼的坚固城墙,亦是战胜波旬的勇猛大军。

人天导师的佛陀,就是世间伟大的斗士,能在五浊恶世降服内外诸魔,成就佛道。四十九年间,建立和合僧团,派出法音使者,将光明解脱的大法传播印度十六大国。在思想上,突破了当时六师外道非究竟、非解脱的异风邪说;在社会组织上,破除根深蒂固的四姓阶级制度,将人类从各种缠缚中解救出来。因此,佛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的社会革命家,一生为了传播慈悲和平的理念而奋斗。孙中山先生有「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流传至今,佛陀则有「菩提,精进,度众生」的楷模传承千古。

综合上述所说,佛教的战斗观,主张人类生存在世间,必须要有强盛的斗志,勇于向自心的无明、懈怠、执著挑战,提升心灵的境界,让每一天的生命都有新的进步、成长,这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对于人类整体的生命形态来说,世界各国除了对物质科学的关注外,在心灵科学的研究上更应该加强,利益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公牛的争斗

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

吃些亏还要带三分呆

出家要吃些亏,又要带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从何...

争强好胜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古堡,正在出售堡内的灯具,特...

人,争个什么呢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家庭不光是亲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结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

微暖代替攻击

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星云大师开示治家五法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

如何看待「男女平等」

问: 现代女权意识抬头,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

星云大师:八种不动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

有智慧的女人能内能外

汉武帝曾为乳娘的一件过失,要将她处刑。乳娘吓得跑到...

【佛教词典】依成办门观察处非处

【依成办门观察处非处】 p0772   瑜伽五十七卷一页云...

【佛教词典】一切有为

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

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现

受戒后要本著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推荐】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