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星云法师  2011/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人在工商企业单位服务,有的人在公教军警机关工作,有的人是家庭主妇,有的人已退休闲居。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我们时时感到人生苦难频繁。

佛陀!伟大的佛陀!

今天我们各界人等齐聚在您座前,为的是想向您祈愿:

伟大的佛陀!

要我们人人成佛,我们不敢有此奢求,不过,我们所要祈求的,是让我们能成为好人;

要我们断尽烦恼,我们不敢奢望达到,但是,我们所要祈求的,是让我们少烦少恼。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仰仗您的慈光庇照,让我们的劳工能努力工作,增加生产,为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

让我们的农夫能勤于耕种,改良品种,使民众免于衣食的匮乏;

让我们的商家能研究发展,将本求利,为人群提供最大的方便;

让我们的教师能爱护子弟,作育英才,使社会拥有无穷的希望;

让我们的父母能慈爱子女,诚实守道,为后辈树立良好的模范。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我们所有的人等,在您慈云覆护之下,人人谨守三皈,奉行五戒;

人人尽心去恶,努力行善;人人深信因果,忏悔业障;人人广结善缘,福利社会。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我们各行各业,在您的慧日庇照之下,每一个人都能修口修心,正己正人;

每一个人都能敦亲睦邻,齐家治国;

每一个人都能懂得缘起真理,相互依存;

每一个人都能奉行八正道法,正常生活。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将自己的心声虔诚上达于您,祈求您能加持全世界的人类,息灭贪瞋愚痴,勤求戒定智能;

祈求您能促进全法界的众生,学习尊重包容,彼此和合无诤。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接受我们至诚恳切的祈愿,请您接受我们至诚恳切的祈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佛的不思议德相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佛教词典】比丘尼阿姨

梵名 Bhiksunī āryā 之音译。为佛陀姨母大爱道之尊...

【佛教词典】一秃乘

(术语)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谓。止观七下曰:祇一秃乘...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

【佛学漫画】许愿和还愿

人常说“心态决定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

星云大师:我要创造人生三百岁

有一则人生三十岁的故事,但贫僧并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教育孩子切勿伤害微毫物命

又是一季天蓝草绿时,孩子顽皮的天性又将导致数不清的...

佛的不思议德相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

佛说六年苦行的宿缘

一日,佛与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这五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