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净界法师  202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的修行:

第一个叫作自力的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它的所观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心的时候,我们的心跟各种的人事因缘接触,我们先不管谁对谁错,总而言之,我们就是回光返照当下的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那么要怎么观照呢?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王三昧。首楞严王三昧讲到观心,说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我们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达妄本空,用无常无我的智慧来消灭心中的妄想;第二个,用我空法空的真如来发明我们的清净本性。所以在整个自力的修学当中,在观心的时候基本是有所消灭、有所发明,消灭的是我们心中的妄想,发明的是我们内心清净的本性。因为整个修学的过程都是向内观照、莫向外求,所以我们叫作自力的法门。

第二种叫作他力的法门。这个“他”指的是佛菩萨的加持力。当然,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善导大师所强调的三业专修的法门。既然整个断恶修善是仰仗他力,所以所观境就不是一念心性了,他的所观境就是本尊的功德。所以善导大师说,在净土当中,你要所谓的三业专修: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整个身口意的修学,都是以本尊的功德来作所缘境的。所以,他整个修行可以说是祈求,向外去祈求佛菩萨的救拔。这个我们叫他力法门。

第三种叫作自他不二的法门。他的修行当中,一方面具足了前面的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来调伏内心种种的遮障;一方面他能够从空出假,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祈求佛力的加被。他这个修行,在整个自他不二当中,是有理观跟事修的。所以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整个自他不二的修学,他内心的相貌叫作“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当我们观心的时候,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但是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弥陀的功德历历现前。这个就是我们本经所说的,也就是蕅益大师以及在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以后,诸位祖师所强调的禅净双修、自他不二的法门。整个修学内涵,我们前面正宗分都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讲到三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那是一种自我的回光返照;名号功德力,是向外的祈求皈依。所以在这个三力的修学当中,有自力跟他力双方的加持。

这个普劝是普遍地劝勉我们要修学信愿持名。前面正宗分的信愿持名是偏重在整个修学的内涵,这个地方是偏重在赞叹信愿行三资粮所成就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讲它的功德。普劝当中有三段:劝信、劝愿、劝行。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就是一个因跟果,无上因成就无上果。净土的因,在本经来说是信愿持名为因,往生不退为果。那么为什么净土的因果是特别的殊胜呢?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也就是说,我们透过忆念弥陀的名号,能够摄受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而转变成我自己的功德,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印光大师把这个道理就讲得更详细了。他说这个念佛的因果是怎么回事啊?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身为一个众生,我们哪有什么功德?我们心中都是妄想。但是我们这个妄想的心跟名号一接触的时候,欸,投大觉海,这个名号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弥陀广大的本愿功德海去。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这样讲,因小果大。因地只是一个名号的忆念,但是这个果地功德是广大的依正庄严,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舍利弗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自他二力的净土法门

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

【推荐】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十种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佛教词典】七种慧清净相

【七种慧清净相】 p0062   瑜伽七十八卷十二页云:若...

【佛教词典】非不现见现量

【非不现见现量】 p0717   瑜伽十五卷八页云:非不现...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背诵《华严经》口放光明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说道: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