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星云法师  201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死亡是历来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的进步,“生死学”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其实,人间最大的问题,一是“生”的问题,二是“死”的问题。

生要居处,死要去处;有的人为生辛苦,有的人为死挂念。佛学就是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你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你死的问题。只是因为人有“隔阴之迷”,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此自古以来对生死茫然无知,成为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

其实,人之生也,必定会死;人之死后,还会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环形的钟表,如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死只是一个循环而已,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也不是开始,收也不是结束;开始中有结束,结束中有开始。

在佛门里,有许多的大德高僧,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生要欢欢喜喜而来,死也要欢欢喜喜而去;因为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无有休止啊!

从历史上看一些禅者,有的田园荷锄而亡,有的自我祭拜而终;有的吹箫奏笛,泛舟而逝;有的东门西门,向亲友告假而去。所谓“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来来去去,根本就不用挂怀。正如衣服破旧了,要换一套新衣;房屋损坏了,要换一间新屋;连老旧的汽车都要淘汰更新,何况人的身体老迈了,怎能不重换一个身体呢?

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拉伯雷说:“笑剧已经演完,是该谢幕的时候了!”他对于死亡表现得潇洒自在,毫无依恋;哲人卢骚临终时安慰夫人:“可别伤心,你看,那边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处!”真是自在人生的示范。

死亡不足畏惧,只是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你有生存的资本吗?只要你有功德法财,你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现在社会上有“安乐死”的说法,其实“安乐死”是要比“痛苦生”还要好很多!快乐人生当然畏惧死后痛苦,如果“生死一如”,又何必“贪生怕死”呢?

佛教净土宗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付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不想临终往生被别人障碍,要准备好这两点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吗

问: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大安法师答:...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

星云大师: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我的一生都是在苦难中成长,在我呱呱坠地时,一九二七...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

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人生如何快乐?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读书、...

【佛教词典】遍知等门

遍知等门者,谓若处显示依真实相宣说遍知相义,永断相...

【佛教词典】想同阳焰

【想同阳焰】 p1230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想同阳焰者:...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顿、渐、不定三种教法,是智者大师根据众生根机而提出...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

善良成就的世界名曲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在宗门下得了好处的人,那不是学来的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