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来去自由

宣化上人  2011/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六祖坛经》

各位善知识,你修般若行,应该不住内,不住外;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但也不是顽空,不是说:「哦!我身心也没有,这世界也没有了。」这变成顽空了,也不是。就是不着住,内不着身心,外不着世界。你能内外不着,就能「去来自由」:来,到什么地方来?去,到什么地方去?来,可以说是回来,回来到什么地方呢?到你身心那儿了!去,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到法界去了!可是虽然有来有去,你还不要着住来去,这叫自由;你若着住到来去呢?就不自由了。来不自由,去也不自由,就有所罣碍。你内外无着,就来去自由。

来去自由,可以说是你的心来去自由,也可以说你的性来去自由;也就是说生死自由了。生,我愿意活着我就活,这是自由;我愿意死我才死,这是自由。如果我不愿意活着,我就不活着。说:「那是自杀。」不是的!你坐在那儿,如入禅定,自己怎么样死法,自己知道。也不必说是:「服一点毒,我知道这一定就会死的。」这不需要服毒,你坐在那儿就走了。你说这不自由吗?要是不自由,你就走不了。因为自由,所以我愿意走,我就走;我愿意活着,我就活着;我愿意死,我随时都可以死。

三祖为什么手抓着树,就可以圆寂了?就可以得大涅盘呢?就因为他生死自由,来去自由。我愿意活着,是永远都不会死的;我愿意死,即刻就可以死去,这样子叫来去自由。来去谈笑中,和你讲着话,就可以往生了。

像道生法师,才好玩呢!一般人都反对他,说他讲经讲得不对,为什么你说阐提也有佛性?在《涅盘经》前边说,阐提无佛性。道生法师当时就讲:「我说阐提有佛性。」人家都反对他,说:「这个法师,简直发疯了,神经病!怎么讲经讲得这么样?经上都没有这么讲!」就骂他。谁都不和他讲话,赶快就走,就是默摈他。他就发愿说:「我讲的经要是合佛法、合佛心,将来我在法座上说着法,我就往生了。如果我讲得不合佛心,我这愿力不会满的。」

以后他给烂石头讲经,烂石头就乱点头,接受他讲经的道理。以后他又讲经,正在讲得非常奥妙的时候,哦!这个法师往生了!就在法座上往生了。你说好不好玩?所以这叫来去自由。本来这个来去自由,讲起来太多了,我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讲个大大概概给你们听就得了!

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就能把你执着心除去。你说:「法师,你这句话讲得正合吾意,正是对我的思想。我就是不愿意执着,我就是不想守规矩,你这有规矩,这就是执着。」这个你又错了!你除你的执着,能除执着心,就是不执着了。

不执着,是教你不执着不对的事情;对的事情,你不能不执着。譬如说,守规矩才能成佛。说:「我不执着,我就不需要守规矩。」那你就不能成佛的。所以「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合乎道的,你要不执着;合乎道的事情,你要拳拳服膺,你要持诵。为什么叫持诵呢?持诵也就是个执着;但是你是持诵《金刚经》,这是修行。

不是说:「我执着,我有一点小毛病,总也不想去掉,我也不想教人知道我这个小毛病。」那更是执着!说:「教人知道,我也不管他;他就说我不对,我也不理。我是无执着了!」你这是邪知邪见!你这种邪知邪见,可以说是愈修离佛法愈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 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证严法师:情爱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语录简介本书共搜集八百余条宣公上人自一九六...

清理七情六欲的绊脚石

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我们修道,一...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释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

业重情迷是凡夫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

【佛教词典】无欲

【无欲】 指无贪欲,亦指无多欲而言。...

【佛教词典】净六根

前言六根,兹明须净。即谓如欲了于自心,须不迷于现境...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这辈子要修一次忏法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做事前先做好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阻挠或遭遇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

不怕扬名晚

相传战国时代的魏文侯,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