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有钱真好吗

宣化上人  201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讲一个特别的法,什么法?「钱」的法。钱为何是不净之物?你们看!钱是世界上最不清洁的东西。一般人数钱时,多数用口水来数,口水中含有无量的细菌,而钱已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口水,不知有多少种的细菌在传染着,可见钱越数它就越不干净;但有人反而爱钱如命,这就是明知故犯。有些人为了贪钱,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足以证明钱的魔力是如何之大!。

中国人造字,都是经一番心血而成就的,有的象形,有的指事,有的会意,有的形声,有的转注,有的假借。每一个字,都离不开这六种范围,例如「钱」字,是属于会意,钱是从金从二戈。有首偈颂说:「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大意是这样:钱是用金属所铸成,有二把戈来争金,双方你争我夺,而酿成杀气高达云霄。人人因为金钱,惹出多少麻烦?会用钱的人,多做功德事,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不会用钱的人,用它来造恶业,便堕入三恶道,永不得解脱。要知道钱是害人的东西,不可贪求。

我们为什么要出家修道?就是要将财色看空,不执于财,不执于色。然后对自己的举止行为,时刻回光反照,摄心不向外驰求。如此天长日久,心净如镜时,善恶自明。这样才能出离三界,才能了生脱死,这就是出家的本怀。如果舍不了财,舍不了色,那就辜负出家的本意。

世上的人,拚命为子女赚钱,想尽方法为子女积钱。但他不知道给儿孙留下钱,反而惹祸来;如果不给儿孙留钱,反而没有麻烦。所谓「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财做什么?」子女比父亲有本领,留钱给他没有什么用处;子女不如父亲有本领,把钱给他,反而教他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度生活,秦楼楚馆混光阴,这岂不是害了子孙?奉劝有钱的人,拿钱去做功德事,济世救人,那才有无量功德!

我们出家人,不但不贪财色,而且要不起妄想,行住坐卧都要控制妄想。如何控制?唯一法门,就是念佛或诵咒。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念到感应道交,就会开悟,得到智慧。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自己管着自己,所谓「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用这两句话来警惕,自然能反省。希望大家严守戒律,这是我所盼望的。

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在笼中的鸡,虽然有米吃,有水喝,可是肥大时,就要被杀,当做人的美食,所以说汤锅近。野鹤虽然没有喂饲的米可食,可是天地宽广,任意纵横宇宙,无拘无束,无所执着,多么逍遥,多么自在!我们出家人,应该天地为庐,四海为家,不应有所住处。如果有个庙,有时就被粘着,反而与佛法背道而驰,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意思。

有位禅师,他曾经这样说:「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今年穷,连锥也无!」这种思想,多么解脱自在,真是妙不可言。我们要向这位禅师学习,除一钵三衣之外,一无所求。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钱,多做功德事,就是印一本小册子,宣传佛法,也是功德无量,胜于为自己造庙修塔。

光明者,所行所作,没有染污。什么是污染?就是贪财爱色。财不空,染污不能除去;色不空,染污不能净尽。若要无染污,唯一办法,就是打破财色二关,则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立身处。我们修道人,切记!关键就在「财色」两关,若能打破了,一切就无执着。有句世俗人说的刻薄话:「出家人不爱财,愈多愈好。」我们出家人应该反省,应该检讨,是不是有这种思想?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希望大家提高警觉,自力更生,学百丈禅师的警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如果都能这样,那么俗人便不会再讽刺出家人是蛀米虫。

金山圣寺的出家人,知道钱是不净物,所以有人持银钱戒,就是手不触钱,和钱拒绝往来。我讲个真实故事:我有个弟子,父亲是百万富翁,他是独子,可是他不但不要他父亲的财产,就是他父亲为他介绍的女朋友,他也拒之千里之外,毅然决定出家修道,来到金山圣寺修行。有一天,他父亲在电话中问他:「需要钱吗?我可以寄给你。」可是他不接受父亲的钱,这种行为真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他持银钱戒,名符其实,不名一文。不爱财、不贪色,就无染着,这种行为,一定能有成就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嘴里不谈钱,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宣化上人:效法地藏菩萨的精神

何谓地藏菩萨?这位菩萨,犹如大地,含藏万物。一切万...

令众生堕落恶道的十种恶习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宣化上人:信佛的人不要怕

诸横,就是或者被车撞死,或者被水淹死,或者被火烧死...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

【佛教词典】阿比目佉印明

(印明)或作阿毗目佉印明,译言相向,守力金刚之印也...

【佛教词典】大火聚

(譬喻)大火聚于一处者。以譬不可触着之物体。智度论...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行

《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把不妄语作为口业的最高准绳

口业,我们第一句话是病从口入,吃很多肉,吃很多不应...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